大便呈暗红色、无粘液,不一定是痢疾。暗红色是指大便中带有少量血液,无粘液一般提示出血部位在肠道较远端,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痔疮、直肠息肉、胃溃疡、肠道肿瘤等疾病。
1、溃疡性结肠炎:当患者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肠道黏膜出现溃疡性病变,可表现为大便带有血液,且大便形状不正常,呈糊状,此时可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2、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当痔核肿大到一定程度,患者排便时易出现无痛性便血,且大便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可呈现为暗红色,还可伴有肛门坠胀感、不适感;
3、直肠息肉:当患者肠内壁出现息肉时,排便过程中可能会划破息肉表面黏膜,导致出血,当血液混入大便中,可使大便颜色变为暗红色,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且无粘液;
4、胃溃疡:当胃部出现溃疡时,在炎症刺激下,胃黏膜会出现破损,导致消化道出血,当血液混入大便中,可使大便颜色呈现暗红色,无粘液;
5、肠道肿瘤:如果患者肠道内存在肿瘤,且肿瘤表面破溃、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当血液混入大便中,可使大便颜色变为暗红色,而不是正常的大便。
除上述因素外,消化道手术后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或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均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当血液混入大便中,可使大便呈现暗红色。
如果出现了大便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进行肛门指检、肛门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