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专科首页 专科分类 切换频道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保健护理

2024-06-05 19:55神经外科

一般护理:急性病发病期间需要卧床4~6周,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探视,可以提供比较安静的环境,防止外部刺激引起的二次出血。生活中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添加润肠的食物,使大便顺畅,便秘发生时,需要开塞露、缓泻剂等药物治疗便秘。

治愈期护理:急性发病期间,主要采用大量止血剂、立止血、维生素K3等药物治疗。但是,治愈后再次出血的概率也很高,再次出血时出现剧烈疼痛、呕吐的症状,再次治愈后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立即进行止血治疗。但是,治愈时,尽量排出患者的诱因,避免诱因血压上升,病情恶化。

心理护理: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而且大部分意识清醒的病人会出现焦虑、恐惧的情况,在明确了解疾病的严重性以及该疾病的治疗措施,患者需要注意情绪稳定,积极的进行接受相应的心理和药物治疗,这样对于病情的治疗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癫痫症状的护理:发病时可能出现癫痫症状,癫痫症的发生需要家人的护理和照顾。此外,癫痫发作时期需要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需要及时清除患者口中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防止呼吸道和食道堵塞呼吸困难。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首先需要进行相应的人工呼吸,必要时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此外,癫痫发作时可能会引起脑疝,因此发作时需要服用脱水剂、荷尔蒙等药物缓解脑水肿,可以降低脑疝发生的概率。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引起低血压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会引起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在脑蛛网膜下腔中的异常出血,通常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当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时,大量血液进入脑脊液的循环系统,增加了脑脊液的体积和压力,可能会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和吸收,进而影响脑血流动力学。由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压可能会受到影响。一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例如头晕、乏力、虚脱感、晕厥等。低血压可能是由于脑血流减少、脑脊液压力增高以及血管调节功能的改变所致。需要注意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低血压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而且症状的严重

评论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