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专科首页 专科分类 切换频道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024-06-08 11:44传染科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以高热、皮疹、出血倾向及全身毒血症状为特征。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2-15天,平均7-10天。

2.前驱期: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适症状,持续3-5天。

3.典型登革热:患者突然起病,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剧烈头痛、肌肉和骨关节疼痛、极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呈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

4.重症登革热: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生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营养均衡。

2.对症治疗: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有明显肌肉酸痛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对于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利巴韦林等。

4.预防继发感染:由于登革热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皮疹、出血倾向及全身毒血症状。一旦怀疑患有登革热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