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24周母婴综合指南
一、产检与健康监测重点
核心产检项目
糖耐量检查(OGTT):需在24-28周完成,排查妊娠糖尿病风险(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1小时<10.0mmol/L,餐后2小时<8.5mmol/L)。
大排畸超声:重点筛查胎儿面部、脊柱、内脏器官及四肢发育,三维B超可辅助观察面部结构(优先二维超声进行系统筛查)。
血/尿常规:监测血红蛋白(≥110g/L)、尿蛋白及尿糖水平,预防贫血及妊娠高血压。
胎儿发育评估
胎动监测:每日早、中、晚各记录1小时胎动(正常3-5次/小时),12小时总胎动≥30次。
胎盘与羊水:胎盘厚度2-3cm,羊水指数8-18cm,胎盘位置需远离宫颈内口(下缘距离≥3cm)。
二、营养与饮食管理
关键营养素补充
钙:每日摄入1000-1200mg(牛奶、芝麻、绿叶菜),预防抽筋及胎儿骨骼发育异常。
铁:每日15mg(动物肝脏、红肉、菠菜),降低贫血风险,餐后补充维生素C促进吸收。
膳食纤维:增加全谷物、苹果、西蓝花等摄入,缓解便秘。
饮食禁忌与建议
控制糖分:减少精制糖(甜点、含糖饮料),避免妊娠糖尿病。
低盐饮食:每日盐分≤2g,可用柠檬汁、香草调味,降低水肿风险。
三、日常护理与运动
身体护理
皮肤管理:使用温和保湿产品(如橄榄油、孕妇专用润肤霜)缓解肚皮瘙痒,避免抓挠或热水烫洗。
姿势调整:避免久站久坐,使用孕妇枕左侧卧位睡眠,减轻腰背压力。
适度运动
散步/孕妇瑜伽:每日30分钟,增强心肺功能,降低水肿和静脉曲张风险。
凯格尔运动:每日练习10分钟,增强盆底肌力量,为分娩做准备。
四、异常症状与应对
妊娠糖尿病预警
若糖耐量检查异常,需调整饮食(分餐制、低升糖指数食物),必要时胰岛素干预。
早产征兆
阴道分泌物异常(粉色、褐色或水样)、规律宫缩(10分钟1次)、骶部疼痛等需立即就医。
水肿与头晕
轻微水肿可抬高双腿休息;突发严重水肿或频繁头晕需排查贫血、高血压。
五、心理调节与家庭支持
情绪管理:通过冥想、轻音乐或孕期课程缓解焦虑,警惕产前抑郁倾向。
准爸爸参与:共同参与胎教(语言互动、抚摸胎教),每日15-20分钟。
环境安全:避免接触烟酒、电磁辐射(与微波炉保持50cm距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待产准备提醒
待产包清单:提前准备证件、产妇用品(产褥垫、哺乳内衣)、新生儿衣物等。
分娩知识学习:了解临产征兆(见红、破水、规律宫缩)及呼吸减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