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10.7%的青少年患有焦虑症,且这一数字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神经科学与营养学交叉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B族与青少年焦虑症存在密切关联,这一发现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维生素B族是由8种水溶性维生素组成的复合物,包括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酸)、B5(泛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叶酸)和B12(钴胺素),在神经递质合成与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维生素B6是合成γ-氨基丁酸(GABA)的辅酶,而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水平不足可能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加,诱发焦虑症状。此外,维生素B12参与蛋氨酸循环,对维持髓鞘完整性及神经信号传导至关重要,缺乏时可影响神经递质合成,进而引发情绪障碍。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维生素B族与焦虑症的相关性。2021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群体中,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者,焦虑症状发生率较正常组高出34%。另一项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补充复合维生素B可显著降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这些研究提示,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是青少年焦虑症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维生素B族缺乏问题较为普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12-18岁群体中,维生素B1、B2和B12的摄入量未达推荐值的比例分别为41.3%、38.7%和29.6%。不均衡的饮食结构(如过度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快餐食品)和学业压力导致的代谢需求增加,是造成维生素B族缺乏的主要原因。
对于青少年群体,合理补充维生素B族是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途径。除通过均衡膳食(如全谷物、肉类、豆类、绿叶蔬菜)摄入外,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情绪营养素也是有效的干预手段。例如像ComforKids-T1(康福奇t1)这种情绪营养素,除了含有某些种类的维生素B族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其它有益于情绪变化的营养素,助力人们在追求身心健康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青少年焦虑症的防治需多维度干预,而维生素B族作为重要的营养基础,其作用值得关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更科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