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互助圈首页 互助圈分类 切换频道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翁建平教授关于糖尿病的观点汇总

糖尿病圈520
 翁建平教授

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卓越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WHO-IDF)西太区执行委员;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现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

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亚洲分子糖尿病学会理事

中国糖尿病指南推广小组南中国区组长

81551426216591[1]

主研方向

致力于2型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对2型糖尿病早期防治、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特殊类型和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移植的临床应用等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造诣。

医疗专长

对2型糖尿病早期防治、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特殊类型和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移植的临床应用等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造诣。


腹部脂肪堆积是亚洲人患糖尿病的最大风险

据翁建平教授报告,在过去30年间,欧美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渐趋平缓,但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过的糖尿病患病率却急剧上升。根据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糖尿病地图,上述3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已达到9840万、6510万和850万,分列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国家的第1、2和7位,糖尿病在这些亚洲国家已成流行态势。

表面上,亚洲人口老龄化、城市化、饮食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是造成亚洲国家糖尿病流行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亚洲糖尿病与世界其他地区糖尿病之间存在的显著特征差异。实际上,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才是造成这种流行的主要原因。例如,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时,体质指数(BMI)远小于白人;而且在BMI相同的情况下,亚洲人腹部脂肪堆积的可能性更大,而腹部脂肪堆积与糖尿病风险升高强相关,这提示亚洲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可能由腹部脂肪增加导致。此外,亚洲人群的糖尿病特征是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早期即发生β细胞功能障碍。
 

注射技术不到位是造成我国血糖达标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易忽视的就是注射技术的不规范。”翁建平教授介绍,在中国,已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血糖达标率只有37%,注射技术不到位是造成我国血糖达标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翁建平指出,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可能导致注射疼痛、出血、漏液、结节、脂肪增生等多种不良影响。其中,脂肪增生尤需得到关注,因为脂肪增生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与血糖控制。

 

翁建平指出,针头重复使用、不进行注射部位轮换易造成皮下脂肪增生。重复使用针头,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导致针头堵塞,出现打空针的现象,严重影响血糖控制,还会引起脂肪增生。

 

由于在增生处注射疼痛小,不少患者喜欢在同一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这正是他们已经发生脂肪增生的表现,这种做法当然有误。“若按照正确的方法大面积轮换注射部位,能有效避免产生脂肪增生现象,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吸收。”

 

他所说的注射部位的规范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 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应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应即避开该部位,直至上述现象消失。

 

另外,“注射时正确捏皮的方法以及进针的角度,是胰岛素注射过程中的另一大难点,而若是用短针,多数情况下可以不用捏皮”。
 

餐后血糖7.8-11.1mmol/L要开始干预

 

很多人在做完体检的例牌项目空腹抽血验血糖后,发现属于正常范围,就觉得没有糖尿病,高枕无忧。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陷入一个误区,以为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代表没有糖尿病的相关问题。实际上,专家指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只查空腹血糖,造成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漏诊率高达50%。

 

“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之所以和西方人不同,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与爱吃粥、粉、面的饮食结构有关。”7.8mmol/L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翁建平称,即使空腹血糖正常,若餐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IGT),属于糖尿病前期。此时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表现并不明显,若不及时发现治疗,92.8%的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就可直接诊断为糖尿病。

 

到医院测餐后血糖当然是最准确的方法,但为了方便,也可在家通过血糖仪自测餐后血糖。普通饮食2小时后,最好是早餐后,用血糖仪扎一下获得2微升血就够用。翁建平建议,餐后血糖为7.8-11.1mmol/L的,应以生活干预为治疗基础,若生活方式干预6-12个月效果仍不佳,就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专门针对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如阿卡波糖。


1型糖尿病和出生季节有关

 

翁教授对家庭医生在线记者介绍,最近几年来对1型糖尿病也做了一些研究,在广东省有3700多个1型糖尿病病例在追踪观察。翁教授发现,有意思的是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出生季节有关系,不同季节,易感性不一样,春、夏季节是糖尿病的多发季节,也就是说在春、夏季节出生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远大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是翁教授和他的团队刚刚研究发现的,将在今年的6月份在美国糖尿病年会上报告。

 

新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

 

说到2型糖尿病的新治疗方案,翁教授对家庭医生在线记者说,新治疗方法有异于传统的“阶梯式治疗”的方法。传统疗法是在患病初期,首先采取饮食、运动治疗;当糖尿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则开始服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一段时间后,这种药物对病情的控制效果有所下降,则采用多种口服药物的联合治疗;等到口服药物已经无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后,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这个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是早期就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中的强化胰岛素治疗,这个方法有助于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助于长期的血糖控制。

 

那为什么要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呢?翁教授为记者讲起胰岛素的功能。翁教授说,胰岛素的功能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降血糖,另外还有抗炎、调脂、抗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抗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炎症,而是慢性炎症;调脂,胰岛素在降糖的同时,还能降低血脂的浓度,一般的降糖药不具备调脂的功能。通常高甘油三脂血症是糖尿病的早期征兆,出现了脂代谢异常,此时胰岛素的调脂功能就体现了出来。

 

 

翁教授继续向家庭医生在线的记者说到,从理论上讲,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用这个早期强化治疗方法,只要患者有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2型糖尿病经过治疗后,可以几年内血糖都很稳定,不需要再服用任何降糖药。在翁教授的研究过程中,有42%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早期胰岛素治疗后,2年内都不需要再使用药物。虽然说,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2型糖尿病的新治疗方案也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也要循症治疗。对于这个问题,翁教授对家庭医生在线记者讲,那些初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病程相对比较短,空腹血糖>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mmol/l,对这些患者,就要进行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


儿童出现“三多一少” 易被误认为长身体

 

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80%都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但由于患者多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往往被认为是长身体,很多患儿都是出现了酮症酸中毒才被发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指出,孩子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饭量增大、消瘦等现象,家长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长身体、课业负担重”所致,而忽视早期诊治。

 

 

另外,也要留意那些不典型的症状,如皮肤瘙痒、干燥,饥饿、疲倦、乏力,皮肤反复发作的疖肿,伤口不易愈合,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模糊,怕冷,胸闷心慌且活动后加重,尿路感染或咳嗽迁延不愈等,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当及时到专科医院查明原因。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庞大后备军

 

时至今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生命的第一杀手,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数巨大,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所以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讲,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引起国家以及公众的关注。

 

糖尿病是由于病患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作为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似乎与心脑血管疾病不相及。但实际上,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第一并发症’,甚至可以说糖尿病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翁建平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其中7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血栓性疾病。”

 

据翁建平教授介绍,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后环节是血栓,而糖尿病患者较一般人而言体内会产生更多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栓素),使得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血栓事件。初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1/2存在心血管疾病,1/3存在高血压,2/3存在高血脂。
 

“糖妈妈”也可生健康宝宝

 

翁建平教授介绍,“糖妈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怀孕期间第一次发现血糖异常的,叫妊娠糖尿病。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是很大的一部分;另一种是怀孕之前就已经明显诊断患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妊娠。

    

翁建平教授建议,怀孕前已经患有糖尿病的准妈妈,一旦确定怀孕,应每1周~2周就诊一次,同时加强对血糖的自我监测———空腹或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HbAlc尽可能控制在6.0%以下。

 

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准妈妈(腹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35岁高龄孕妇等),在确定怀孕后,首次孕检应该进行糖尿病筛查,如果结果是阴性的,怀孕24周后再筛查一次,如果结果是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就应该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有人会问,在怀孕前还是怀孕后患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翁建平教授指出,前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较难控制,绝大多数需要用胰岛素治疗;而后者血糖波动相对较轻,可先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来控制血糖,控制不好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3天~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而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必须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


健康人群应该一年至少检测1次血糖

 

据调查,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倍数增长,目前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可能会达到6000万人。然而,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33.3%和27.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翁建平教授说,知晓率低是因为早期糖尿病“不疼不痒”。过去人们认为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但事实上,占糖尿病患者总数95%的2型糖尿病并没有这些典型症状,越来越多的患者是偏胖者。由于早期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不影响吃喝,因此被人忽视,贻误了治疗时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一年至少检测1次血糖。

 

 

翁建平强调,糖尿病会出现各种器官的并发症,其根本原因都是长期的高血糖造成器官“中毒”。因此,只要血糖能够控制好,得了糖尿病并不会影响寿命,甚至同样能够享受正常的生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