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小柴胡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18 18:28中药方剂

小柴胡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柴胡汤

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人参6克 半夏(洗)9克 甘草(炙)5克 生姜(切)9克 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备注

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
《伤寒论》

《女科切要》卷七:小柴胡汤

处方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女科切要》卷七

汉·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

配方组成

柴胡半斤(24克);黄芩三两(9克);人参三两(9克);半夏半升,洗(9克);甘草三两,炙(6克);生姜三两,切(9克);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于,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

小柴胡汤证为正虚邪入,邪犯少阳所致。少阳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则热,邪胜欲入里并于阴则寒,故往来寒热;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循胸胁,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化热上炎,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女经期,感受风邪,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见有少阳证,亦属本方证的范畴。此时,邪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为少阳经之专药,既透泄少阳半表之邪外散,又疏泄少阳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君臣相配,使少阳之邪外透内清,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生姜又制半夏毒;邪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御邪内传。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柴胡汤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

2.现代应用:小柴胡汤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3.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方,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寒热用之良。

摘录
汉·张仲景《伤寒论》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术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术散”。处方: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

评论2024-02-16

白虎加人参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虎加人参汤”。别名:化斑汤。处方:知母(三钱) 石膏(五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斑,口燥烦渴。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粳米一百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别名:人参白虎汤(《玉机微义》卷九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知母18克 石膏30~45克(碎,绵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功能主治:清热泻火,……

评论2024-02-16

半夏黄连泻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半夏黄连泻心汤”。处方:半夏三枚,生用厚朴二钱,茯苓二钱,生姜三片,加【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蘖、黄芩、山栀,各二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杂病,热毒烦闷,干呕口燥,呻吟喘满,阳厥极深,畜热于内,传为阴毒,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煎热服。

评论2024-02-14

柏皮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柏皮汤”。别名:黄连阿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阿胶汤(《洁古家珍》)。处方:黄柏6克 黄连12克 栀子仁9克(擘)阿胶3克(炙)。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下利脓血。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前三味,取200毫升,去滓,纳胶令烊,温分再服。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处方:生地黄1两,甘草1两,黄柏1两,白芍药1两。功能主治:……

评论2024-02-14

赤石禹余粮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赤石禹余粮汤”。处方:赤石、禹余粮,各四钱。功能主治:治伤寒下痢不止,热在下焦。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评论2024-02-14

辰砂五苓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辰砂五苓散”。处方: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表里末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神鬼,及治瘴疟烦闷未省者。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水调下。 小儿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

评论2024-02-14

春泽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春泽汤”。处方:泽泻(三钱) 猪苓(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二钱) 桂心(一钱) 人参(一钱半) 柴胡(一钱) 麦门冬(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兼治伤寒阴阳不分,疑二之间,最宜服之。用法用量:每服七钱,水一钟半,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食远服。处方:五苓散加人参。功能主治:主伤暑泄泻,泻定仍渴,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水煎……

评论2024-02-13

调胃承气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调胃承气汤”。处方: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不恶寒但热,十余日过经谵语,当和胃气。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处方:大黄12克(去皮,清酒洗)甘草6克(炙)芒消15克。功能主治:缓下热结。主阳明病胃肠燥热。蒸蒸发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舌苔正黄,脉滑数;亦用于肠胃热盛而见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

评论2024-02-13

大青龙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青龙汤”。处方:麻黄(去节)、石膏,各三钱。杏仁(去皮尖)、甘草(炙)、桂枝,各一钱。大枣五个,生姜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燥烦,六脉浮紧。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麻黄12克(去节)桂枝4克(去皮)甘草5克(炙)杏仁6克(去皮、尖)生姜9克(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克(碎)。功能主治:发汗解表……

评论2024-02-08

大黄黄连泻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处方:大黄(五钱) 黄连(三钱) 黄芩(二钱)。功能主治:治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不可下,宜此药攻其痞。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处方:大黄6克 黄连3克。功能主治: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用法用量:上二味。用麻沸汤2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二次温服。处方:大黄2两,黄连……

评论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