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汤
《温病条辨》卷二:增液汤
元参30克 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
增液润燥。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其阴素虚,不可用承气汤者。
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口干则与饮令尽。不大便,再服。
方中重用元参,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君;麦冬滋液润燥,生地养阴清热为臣。三味相配,共奏激液润燥之功。
清·《温病条辨》:增液汤
玄参一两(30克)、麦门冬八钱(24克)、生地黄八钱(24克)。
用水2500毫升,煮取900毫升,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滋阴清热,润肠通便。
热病伤阴,或阴虚不足,津少口渴,大便秘结,舌干红,脉细稍数或沉而无力。
增液汤中三药合用,重剂而投,大补阴液,润滑肠道,促使糟粕下行,并借寒凉清热,使诸症得解。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津亏之证。本方乃“增水行舟之计,故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温病条辨》)。
临床如见五心烦热,加连翘心、竹叶心;呕吐,加竹茹、枇杷叶;若舌光红无苔,口干唇燥者,加天花粉、沙参、石斛等以养阴生津;夹风热头痛,加桑叶、菊花;阴虚燥热,虚火上炎,发为牙痛者,加川牛膝、牡丹皮等以降火凉血;若津亏燥热较甚,本方大便不下者,加生大黄、芒硝清热泻下。
本病以津亏液耗的临床表现最为突出,或因肝肾阴虚导致肺胃阴亏;或因瘀血阻滞,津不上承;或因气阴两虚,津液亏虚;或因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津液无以化生:所以本病治疗上以滋阴救液为大法,再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施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阴阳双补等冶法。
本方制成大型静脉滴注剂养阴针和增液针,增液针具有较生理盐水非常显著的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有助于炎性分泌较快吸收,减少炎性毒性反应。养阴针具有较生理盐水较快的解热作用。
本方制成的养阴清热注射液,可以减轻热毒伤阴动物模型细胞膜的损伤,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减轻伤阴的程度。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鼻出血、唇炎、口腔溃疡、急腹症术后真菌感染、高立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萎缩性胃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
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但非重用不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