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通常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的效果,并且具有行气通络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扶阳固脱以及防病保健。手术后可以通过艾灸活血化瘀,那么术后多久才能进行艾灸?
一、手术后多久可以艾灸
艾灸有活血化瘀的的作用,那么就要是瘀血了才可以化。也就是说,手术后如果有瘀血残留,需要把瘀血排出体外,那么就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当然,做艾灸的前提条件是,这个手术伤口已经痊愈了。如果手术是刚完成没多久的,那么就算是身体有瘀血需要排出体外,也是不允许做艾灸的。因为艾灸可能会使伤口大出血。

所以说,手术后多久可以艾灸,这个问题不能正面回答,首先要确定这个手术后是多久以后,是刚做完手术的两三天呢还是已经过了一个月以上了,伤口愈合没有。如果是刚做完手术两三天,那么伤口很明显是还没有愈合的,这时候别说做艾灸,就是正常行动都会感觉到疼痛,做艾灸只会令伤口更加严重。如果是做完手术已经一个月以上了,那么伤口愈合的前提下,是可以通过做艾灸把瘀血排出体外来。所以我们面对问题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艾灸的作用
1.调和气血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
3.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拔脓净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拔脓净”。处方:红升丹、乳香、没药、穿山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排脓止痛,祛腐生新。主窦道、瘘管、慢性骨髓炎窦道、褥疮、手术后伤口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创面,脓肿破溃。用法用量:撒患处。
评论2024-02-14
肠功能恢复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肠功能恢复汤”。处方:党参3钱,白术3钱,桃仁3钱,赤芍3钱,枳壳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火麻仁1两,大黄5钱(后下)。功能主治:急腹症手术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不显着,手术操作顺利,腹腔污染较轻而不使用胃肠减压、不禁止饮食者。用法用量:浓煎成50100ml,手术后第1天开始服药,少量多次分服,每日1剂。
评论2024-02-13
独一味胶囊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独一味胶囊”。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深棕色的颗粒或粉末;味微苦。炮制:取独一味1000g,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清膏,在80℃以下干燥,加入适量的淀粉,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
评论2024-02-13
骨科外洗一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骨科外洗一方”。处方:宽筋藤30g,钩藤30g,金银花藤30g,王不留行30g,刘寄奴15g,防风15g,大黄15g,荆芥10g。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主损伤后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或外伤风湿者。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中后期,或骨科手术后已能解除外固定,作功能锻炼者。用法用量:煎水熏洗。
评论2024-02-02
复方少腹化瘀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方少腹化瘀汤”。处方:红藤60克 牛膝25克 桃仁 红花 当归各15克 延胡索 赤芍 香附各10克 炮姜 桂枝 川楝子 小茴香各6克 柴胡3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治阑尾包块、索条,腹部手术后切口炎性浸润,腹腔内炎性包块。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二煎,分二次。
评论2024-02-02
均药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均药”。处方:栀子21克(炒)薄荷叶30克 黄连30克 升麻9克 鸡内金(炙黄,1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咽喉诸症,手术后,患处坚硬,不消不溃者。用法用量:吹患处。处方:栀子(炒)7钱,薄荷叶1两,连翘1两,赤小豆1两,升麻5钱,鸡内金(炙黄)1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咽喉诸症,下刀针后,不消不溃坚……
评论2024-01-22
摄血固冲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摄血固冲汤”。处方:党参18克 黄耆12克 白术9克 龙骨15克 乌贼骨30克 阿胶珠 茜草根 龟版各9克 广三七3克 血余炭9克。功能主治:益气摄血,固冲止崩。治产后劳倦过度,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动手术后出血不止,色红无块,腰微胀而腹不痛,脉数无力。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