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和中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2024-01-28 22:29中药方剂

和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中散

处方

厚朴(去皮.姜炙)六两,白术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少力嗜卧。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八分盏,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热服,乳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和中散

处方

附子(炮7度,水淬,去皮脐,为末)1两,黄连(去须,为末)1两,乳香(研)1分。

功能主治

冷热痢,腹痛里急。

用法用量

上3味,如患冷热痢,取黄连半钱,附子半钱、乳香1字,以陈米饮调下,未止再服,以青橘皮汤调下;如患赤痢,附子末半钱、黄连末1钱、乳香1字;如患白痢,黄连末半钱、附子末1钱、乳香1字,米饮调下,未止以黑豆7粒煎汤止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卫生总微》卷十:和中散

处方

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甘草(炙)各等分(一方有藿香叶减半)。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痰逆胃虚泄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6分,温服。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阎氏小儿方论》:和中散

处方

人参(切,去须,焙)、白茯苓、白术、甘草(锉,炒)、干葛(锉)、黄耆(切,焙)、白扁豆(炒)、藿香叶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和胃气,止吐泻,定烦渴。主小儿腹痛吐泻,烦渴厌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干枣2个(去核),生姜5片,煎8分,食前温服。

摘录
《阎氏小儿方论》

《局方》卷十:和中散

别名

和中汤

处方

厚朴(去皮,姜炙)6两,白术3两,干姜(炮)2两,甘草(炙)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少力嗜卧。

用法用量

和中汤(《医统》卷八十九)。

摘录
《局方》卷十

《活幼心书》卷下:和中散

处方

人参(去芦)1两,白扁豆(炒,去壳)1两,白茯苓(去皮)1两,川芎1两,缩砂仁1两,香附子1两,半夏(汤浸,煮透,锉,焙干)1两,甘草1两,肉豆蔻7钱,诃子(去核)7钱。

功能主治

和胃气,进饮食,悦颜色,理风痰。主小儿久病才愈,面黄清瘦,神昏气弱,脾胃未实,食物过伤,停饮生痰,留滞中脘,耗虚真气,或成吐泻。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7分,空心温服,或不拘时候。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卫生总微》卷十:和中散

处方

藿香(去土)1两,白豆蔻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皮,生姜制)半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三焦不调,停寒膈上,吐泻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小盏,入生姜3片,煎至6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直指小儿》卷一:和中散

别名

和中汤

处方

茯苓1分,石莲肉1分,藿香半分,人参半分,天麻半分,白扁豆(制)半分,木香半分,白术半分,甘草(炒)半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和胃气,止吐泻。主

用法用量

和中汤(《袖珍小儿》卷二)。《袖珍小儿》本方用法:上锉散。每服二钱,加生姜、大枣煎服。

摘录
《直指小儿》卷一

《普济方》卷三九五:和中散

处方

干姜1两,厚朴(去皮,炙制)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霍乱吐利,壮热烦渴,胸膈痞闷,腹胀满,面色青白,手足厥冷,困顿多睡,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水8分,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五

《袖珍小儿》卷九:和中散

处方

藿香5钱,枳壳(麸炒)5钱,陈皮5钱,甘草5钱,厚朴(姜制)3钱5分。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五色泻痢。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红枣煎汤调服。

摘录
《袖珍小儿》卷九

《慎斋遗书》卷五:和中散

处方

炮姜4两,肉桂2两,吴茱萸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上通下达,安胃和中。主中寒腹痛,或寒泻清水,或饮食伤,嗳麸气,或久痢虚寒。臌胀属虚寒者。

用法用量

本方改为丸剂,名“和中丸”(见《风劳臌膈》),方用干姜四两(切片,分四份:一份用人参一两煎汤拌炒汁尽,一份用青皮煎汁拌炒,一份用紫苏煎汤拌炒,一份用陈皮煎汤拌炒,各炒焦黑)、肉桂二两(分三份:一份用益智仁三钱煎汤拌炒,一份用小茴香二钱同煎,一份用破故纸同煎)、吴萸一两(分二份:一份用苡仁一两煎汤炒,一份用盐三钱同浸炒),共为末,苏叶煎汤,打神曲糊丸。随症轻重,作汤送下;虚者人参汤下。《慎柔五书》本方用法:每服五分,用苦烈好大酒一杯,炖半热调下。

摘录
《慎斋遗书》卷五

《准绳·幼科》卷四:和中散

处方

厚朴(姜汁制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

功能主治

小儿中焦停寒或夹宿食,痘疮欲出来出而吐利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准绳·幼科》卷四

《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和中散

处方

人参1两(去芦),白茯苓1两(去皮),白术1两,黄耆1两(去芦),甘草半两(微炒),白扁豆半两(姜汁浸1宿,蒸过,去皮,焙干,微炒),木香1分(煨),藿香叶半两(去梗),缩砂仁半两,半夏1两(汤泡洗7次)。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补脾胃,解劳倦,退热止呕,消痰进食,轻健四肢。主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钱,用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去核),煎至6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豆蔻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豆蔻散”。处方:枇杷叶(去毛.微炙)、白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川芎、甘草(炙),各一分;干木瓜、人参、黄蓍,各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憎寒壮热,腹痛呕吐,不纳乳食。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钱子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别名:白豆蔻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处方:……

评论2024-02-16

芍药枳术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芍药枳术丸”。处方:白术60克(面炒)赤芍药60克(酒炒)枳实30克(面炒)陈皮3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汤煮黄老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滞化积。治小儿脾胃不和,食积痞满,腹部胀闷,时常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用米汤或白开水送下。 脏寒;加干姜(炒黄)15~60克;脾胃气虚,加人参30~60克。

评论2024-01-20

挨积圆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挨积圆”。处方:京三棱(炮)、丁香皮(不见火),各三两;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各二钱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糊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或疳泻、积泻,大便酸臭。亦治丈夫、妇人胸膈不快,酒积、食积,呕逆恶心,吐泻脾疼。 此……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