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翻胃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2024-02-02 10:04中药方剂

翻胃散

处方

大附子1个,生姜1斤。

制法

上细锉。

功能主治

呕逆。

用法用量

煮研如面糊,米饮下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四引《经验方》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扁豆粥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扁豆粥”。处方:白扁豆、粳米。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清暑止泻。主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慢性久泻,暑湿泻痢,夏季烦渴。用法用量:每次取炒白扁豆60g,或鲜白扁豆120g,粳米60g,同煮为粥,至扁豆烂熟,夏秋季可供早晚餐服食。

评论2024-02-16

白术茯苓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术茯苓汤”。别名:白术汤。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腹痛肠鸣,倚息短气,身形如肿。及时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振振身摇;脾虚泄泻,脉缓者。用法用量:白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五)。各家论述:《医略六书》……

评论2024-02-16

白茅根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茅根汤”。处方:白茅根1握,麦门冬1两(去心),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半两,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生姜半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乳石发动,虚热,痰饮呕逆,不可饮食。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为3次温服,不拘时候。处方:白茅根、瞿麦、茯苓、车前、人参、滑石、通草、麦冬、炙甘……

评论2024-02-16

白茅根饮子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茅根饮子”。处方:白茅根半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两,葛根1两,高良姜半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制法:上锉细,和匀。功能主治:热病,因服凉药过多,致胃冷呕逆。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处方:白茅根1握(锉),桑根白皮2两(锉),麦门冬2两(去心),赤茯苓1两,露蜂……

评论2024-02-16

白鹤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鹤丹”。处方:白花蛇肉半两(酒浸,去皮,炙黄焦),白附子(生用)2个,僵蚕(去丝)、天南星(去皮,红酒煮)、天麻、轻粉。制法:上为末,法酒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慢脾风不醒,四肢冷,不食呕逆,渐生风疾。用法用量:方中僵蚕、天南星、天麻、轻粉用量原缺。

评论2024-02-16

百钟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百钟丸”。处方:干葛4两,黄连4两,枳实4两,青皮6分,陈皮6分,神曲6分,麦糵6分,雷丸6分,三棱6分,莪术1两,益智仁1两,槟榔1两,牵牛末2两,木香2两,杏仁(泡,去皮尖)半斤,萝卜子半斤,葛花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酒食吐酒,呕逆恶心,口吐酸水,痰涎壅盛,痰塞气不畅快。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酒、水任意送下……

评论2024-02-16

荜澄茄子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荜澄茄子”。处方:荜澄茄3两,白豆蔻3两,缩砂仁3两,青橘皮3两,陈橘皮3两,莱菔子1两,肉豆蔻1两,茴香1两,桂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助养脾胃,快气消食。主脾胃不和,饮食迟化,胸膈噎痞,噫气难通,呕逆恶心,脐腹胀痛,大便不调,或泄或秘。用法用量:每服30丸,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评论2024-02-16

补中和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中和胃汤”。别名:补中调胃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扁豆2钱,当归2钱,茯苓1钱,山药1钱5分,炙甘草4分,陈皮4分,炮姜4分。功能主治:产后呕逆,气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用法用量:补中调胃汤(《产宝》)。

评论2024-02-16

八解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解散”。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

评论2024-02-14

半夏二味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半夏二味丸”。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1升(制),小麦面1升。制法:上捣半夏为散,以水搜面为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是药成。功能主治:积冷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妇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饧。

评论202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