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二气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2024-02-06 16:32中药方剂

二气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气丹

处方

硝石、硫磺,各等分。

炮制

上为细末,银器内文武火炒令鹅黄色,再碾细,用糯米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闷,或头痛恶心,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四十丸,新汲水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气丹

处方

硫黄(细研)、肉桂(去皮.为末),各一分;干姜(炮.为末)、朱砂(研为衣),各二钱;附子(一枚大者.炮.去皮.脐.为末)半两。上

炮制

并研匀,用细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助阳消阴,正气温中。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脐腹,胀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泠,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煎艾盐汤放冷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二气丹

处方

硫黄(细研)肉桂(去皮,为末)各0.3克 干姜(炮,为末)朱砂(研,为末)各6克 附子(炮,去皮、脐,为末)15克

制法

上药研匀,用细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助阳消阴,正气温中。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脐腹胀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冷;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时用煎艾盐汤放冷送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重订严氏济生方》:二气丹

处方

消石 硫黄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以文武火炒令鹅黄色,再研细,用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皖痞闷,或头痛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新汲水送下,不拘时侯。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宣明论》卷十一:二气丹

别名

二气丸

处方

大黄4两(别为末,醋1升,慢火熬成膏子),当归2两,白芍2两。

制法

上为末,以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月水不调,断绝不产,面黄肌瘦,恒不思美食,经闭脉数涩,左右强弱不调者。

用法用量

二气丸(《济阴纲目》卷二)。本方方名,原作“二气汤”,与剂型不符,据《医方类聚》改。

如月水不通,加入干漆3钱(炒焦用),没药半两,硇砂3钱(研),官桂2钱,斑蝥3钱(去头足,炒热用,生用则吐泻)。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热瘀不清,经血暗耗,故经脉闭遏,月事不行焉。当归养既耗之血,白芍敛热伤之阴,大黄净汁,熬膏入药,丸服。醋以引之入肝,饮以漱之和胃,使热化血荣,则冲任蓄泄有权,何患经闭不通乎!

摘录
《宣明论》卷十一

《鸡峰》卷十三:二气丹

别名

二气丸

处方

硫黄、水银各等分。

制法

慢火结砂子,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虚冷。阴阳痞隔、吐逆,粥药不下。

用法用量

二气丸(《鸡峰》卷三十)。

摘录
《鸡峰》卷十三

《古今医鉴》卷十一引丁平溪方:二气丹

处方

舶上硫黄1两(熔化,倾入水中,如此7次),朱砂1两,官桂1两,干姜(炮)1两,大附子(面包煨,去皮)5钱,鹿茸2两(酥炙),麝香1钱。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如虚劳发热,先以四物汤4钱,小柴胡6钱,合和煎服,后用十全大补汤。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引丁平溪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二气丹

处方

丹砂1两,雄黄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瓦合子1只,入药在内,先用赤石脂封口,后捣纸筋泥固济,阴干;每次用粗瓷碗1日盛药合子,又用阴干浮萍草3两拥定,更以1瓷碗覆之,内外用纸筋泥固济,亦候阴干。然后于地上掘1小坑,坐定碗足令稳,用炭半秤,簇定顶上,煅令通赤,去火候冷,取药细研;又用天南星半两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取瓦盆1只,盛水半盆,以竹筛子安盆上摊药,日内晒干。

功能主治

壮元气,驻颜色,破久冷。主诸虚证。

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以井花水吞下1丸。服此药1料尽后,过3-2月方可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二气丹

处方

硫黄(细研)1分,肉桂(去皮,为末)1分,干姜(炮,为末)2钱,朱砂(研,为衣)2钱,附子(1枚大者,炮,去皮脐,为末)半两。

制法

上为末,细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助阳消阴,正气温中。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脐腹胀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冷;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煎艾盐汤放冷送下。

摘录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济生》卷三:二气丹

别名

二至丹

处方

消石、硫黄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于银石器内,文武火上炒令鹅黄色,再研细,用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伏暑伤冷,二气交错所致的头痛、恶心、脘痞、呕吐、泄泻、霍乱厥逆,以及尸厥证。亦由脏气相刑,或与外邪相忤,故气郁不行,闭于经络,诸脉伏逆,昏不知人。因吊丧问病,入庙登家,卒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腹中雷鸣。

用法用量

二至丹(《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各家论述

1.《医学入门》:消石气寒为阴,硫黄气热为阳,以二气理二气也。

2.《医略六书》:阴阳交错,痞膈于中,二气不相接续统运,故吐泻不止,手足厥逆焉。消石飞升,能升阳气以消溶逆气;硫黄发育,能壮真火以统运真阳。煅过,丸服,使阳气运而阴翳消,则二气调顺,而阴阳无交错之虞,何患厥逆吐泻不瘳哉!此拯阳奠阴之剂,为阴阳二气不相统接之专方。

摘录
《济生》卷三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黄连香薷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香薷汤”。处方:香薷(三钱) 厚朴(姜制.二钱) 黄连(二钱)。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霍乱转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用法用量:上先将厚朴、黄连二味,同用生姜四钱,一处捣细于银石器内,慢火同炒令紫色。取起入香薷,入水一盏,酒一盏,煎八分。去滓,用磁器盛于新汲水中,沉令极冷服。 如中暑搐搦,内加羌活二钱;寻常感暑燥渴,吐泻不甚者,方中可去黄连,只加……

评论2024-02-01

加味香薷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香薷饮”。处方:香薷250克 扁豆120克 厚朴(姜制,炒)180克 槟榔60克 黄连(去须)9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霍乱转筋,烦渴,心腹撮痛,吐利交作,四肢厥冷。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沉冷服,不拘时候。处方:香薷6克 厚朴(制)扁豆(炒)白术(炒)白芍药(炒)陈皮 白茯……

评论2024-01-22

水沉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水沉散”。别名:水沉汤(《朱氏集验方》卷一)。处方:香薷叶90克 白茯苓30克(去皮)厚朴(去粗皮,蘸生姜汁炙令紫色)90克 白扁豆30克 丁香15克 甘草15克(炙)。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霍乱转筋,虚烦躁渴,心腹撮痛,吐利交作,四肢逆冷。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好酒75毫升,同煎至150毫升,水中沉冷服,不拘时候……

评论2024-01-20

水浸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水浸丹”。处方:巴豆(大者.去皮.膜.研.取油尽如粉)二十五枚,黄丹(炒.研.罗过)取一两一分。炮制:上同干匀,用黄蜡熔作汁,别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并宜服之。用法用量:每服五圆,以水浸少顷,别以新汲水吞下,不拘时候。

评论2024-01-2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