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主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常与海藻相须为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6-12g。
禁忌1、中药配伍禁忌:不宜与甘草配伍。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异烟肼配伍。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钾过高,降低强心苷类药物的疗效。
3、饮食禁忌:茶叶和酸涩的水果中所含的植酸可以妨碍昆布中铁的吸收,因此吃海带后不要马上喝茶,也不要立刻吃酸涩的水果。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服。
化学成分本品含藻胶酸、昆布素,半乳聚糖等多糖类,海带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维生素B1、B2、C、P及胡萝卜素,碘、钾、钙等无机盐。
药理作用含碘和碘化物,有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的作用;海带氨酸及钾盐有降压作用;藻胶酸和海带氨酸有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热水提取物对于体外的人体KB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对S180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昆布多糖还能防治高血糖。
毒理作用海带氨酸对小鼠的LD50静脉注射为394mg/Kg,腔注射为2.98-3.57g/kg。褐藻酸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013mg/kg。昆布中提取的褐藻淀粉及褐藻淀粉硫酸酯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980mg/kg和698.8mg/Kg。海带多糖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58.5mg/kg。给人每日服3次,每次330mg,连服2个月,未见毒副反应。
相关论述1、《名医别录》:“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
2、崔禹锡《食经》:“治九瘘风热,热瘅,手脚疼痹,以生啖之益人。”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1、治瘿气结核,肿硬:以昆布一两,洗去咸,晒干为散。每以一钱绵裹,好醋中浸过,含之咽津,味尽再易之。(《圣惠方》)
2、治膀胱结气,急宜下气:用高丽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斛,煮熟劈细。入葱白一握,寸断之。更煮极烂,乃下盐酢豉糁姜橘椒末调和食之。仍宜食粱米、粳米饭。极能下气。无所忌。海藻亦可依此法作之。(《广济方》)
相关配伍1、昆布配海藻:昆布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海藻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两药相伍,相须为用,其功益彰,消瘰化瘤之力增强。适用于瘿瘤、瘰疬之证。
2、昆布配杏仁:昆布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杏仁味苦降泄,长于肃降肺气而止咳平喘。两药伍用,可增强降气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壅肺之咳嗽痰黄、喘息不止。
3、昆布配桑叶:昆布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桑叶甘苦寒,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肺润燥。两药相合,清肺化痰之力增强。适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多。
鉴别用药昆布与海藻:二者皆为海底藻类植物,味咸性寒,均能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同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但昆布作用较强,海藻反甘草,不宜与甘草同用。二者功用相似,临床常相须为用。
相关药品骨刺片、乳癖消胶囊(颗粒、片)、消瘿丸。
相关方剂昆布丸(《广济方》)活血散瘿汤(《外科正宗》)。
药膳食疗海草昆布煲老鸡:
1、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短、形体肥胖、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2、原材料:老母鸡1只,海草15克,昆布20克,姜片、盐、鸡粉、胡椒粉、花雕酒适量。
3、做法:老母鸡去杂、洗净、切块、飞水。将鸡块、海草、昆布、姜片放入砂锅,加水以大火烧开,转文火煲约5个小时。放盐、鸡粉、胡椒粉、花雕酒,改大火煮约10分钟即成。
4、用法:佐餐食用,饮汤食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捞,除去杂质,漂净,切宽丝,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硬柄,漂净晾至半干,切宽丝,干燥。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1、本品体厚,以水浸泡即膨胀,表面黏滑,附着透明黏液质。手捻不分层者为海带,分层者为昆布。
2、取本品约10g,剪碎,加水200ml,浸泡数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0ml。取浓缩液2-3ml,加硝酸1滴与硝酸银试液数滴,即生成黄色乳状沉淀,在氨试液中微溶解,在硝酸中不溶解。
药材性状1、海带: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缠结成把。全体呈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水浸软则膨胀成扁平长带状,长50-150cm,宽10-40cm,中部较厚,边缘较薄而呈波状。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柱状。气腥,味咸。
2、昆布: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状。全体呈黑色,较薄。用水浸软则膨胀呈扁平的叶状,长宽约为16-26cm,厚约1.6mm;两侧呈羽状深裂,裂片呈长舌状,边缘有小齿或全缘。质柔滑。
常见伪品伪品:
1、石莼及孔石莼:为石莼科植物石莼UlvalactucaL及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的干燥叶状体。叶状体卷缩成不规则团块,全体呈淡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表面稍有白霜。薄纸质,松软易破碎。投入水中展开较快,呈不规则的膜状薄片,透明或半透明,大小不等,多已破碎不完整,表面平滑。孔石莼则具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孔洞。气腥,味淡、微咸。
2、长石莼:为石莼科植物长石莼UlvalinzaLinnaeus的干燥叶状体。卷缩成不规则团块,藻体绿色,用水浸软展平呈披针形或倒卵形长带状,边缘常有波状皱褶或螺旋状扭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海带科(昆布科)海带属植物海带及翅藻科昆布属植物昆布。
形态特征昆布:藻体橄榄褐色,干后为暗褐色。成熟后革质呈带状,一般长2-6m,宽20-50cm,在叶片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两沟中间较厚的部分为“中带部”,厚度约2-5mm,两侧边缘渐薄,且有波状皱褶,叶片基部楔形,厚成阶段则为扁圆形,下有一圆柱形或扁圆形的短柄,长5-15cm,柄和叶片内部均由髓部、皮层及表皮层组成。在外皮层内有粘液腔,腔内有分泌细胞,可分泌粘液至叶体表面,构成胶质层,使藻体粘滑而起保护作用。髓部由许多藻丝组成,藻丝细胞一端膨大呈喇叭管状。藻体幼龄期叶面光滑,小海带期叶片出现凹凸现象。一年生的藻体叶片下部,通常即能见到孢子囊群生长,呈近圆形斑块状;二年生的藻体几乎在全部叶片上都长出孢子囊群。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孢子成熟期秋季。
分布区域昆布:自然生长的分布范围,我国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人工养殖已推广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但为冷温带性种类。
道地产区主产于山东、辽宁、浙江等地。
生长环境昆布:一般生长于大干潮线以下1-3m的岩礁上。
生长见习昆布原为冷水性海藻。其生长温度为0-13℃,以2-7℃为最适温度。昆布进行光合作用需有足够的光能,并从海水中吸收营养,由于海水混浊或透明度不同,适宜生长的水层也有深浅之别,深者在大于潮线下2-3m,浅者在水面下1m深处(在海水中追施氮、磷肥能提高昆布产量)。流速大的海区生长良好,反之生长很慢且易染病害。一般流速在50-80cm/s较适宜。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
栽培技术昆布苗虽有多种,但6-7月份培育的夏苗,是我国昆布养殖的主要苗源。在昆布养殖海区选择岩礁底、无污染的海区修建有制冷系统、从大海抽水净化的供水系统,和能调节光照的玻璃房结构的育苗室。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故应在6-8月份,水温上升到23℃以前采好孢子。从海上选择叶片平直、宽大、厚实、健壮、颜色深褐、孢子囊多而成熟度适中、没有腐烂的个体作种昆布,搬到室内水中继续培育。水温保持在13-18℃之间,自然光照,追施氮400mg/m3、磷520mg/m3等,经14d叶表面产生孢子囊群。为了使其大量放散游孢子,可将种昆布悬挂在阴凉处阴干2-4h,投入水池,水温20-22℃,刺激其放散出游孢子,并能附着在用竹或棕绳制作的生长基上,然后进行培育。培育水温在10℃以下,每日保持10h以上光照时间,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通过遮光设备调节光量,由500lx提高到3000lx。育苗期施肥量,初期氮3×10-6、磷0.15×10-6,中期氮4×10-6、磷0.2×10-6,后期氮5×10-6、磷0.15×10-6。定期更换一部分海水,并保持一定的流速,使每小时更换水量能达到1/6-1/3,保持水质清洁。经100d左右,幼苗长到1-2cm长时,移到海上暂养,应及时遮帘、施肥和调节水层,使苗长到10-15cm时即可夹苗,采用“大把摇拔”的方法剔苗后,将苗夹于1.5-2m长的夹苗绳上。单棵夹苗棵距2.5-3cm,簇夹2-3棵苗为一簇,簇距5-7cm,然后将苗绳挂在筏子上,可采用垂养、平养、斜面养三种形式。
病虫防治苗期主要有绿烂病、白烂病等病害,通过掌握适当的孢子附着的密度(不能过大)提高光照,加强洗刷,用0.05%或0.01%硫酸铵浸泡,都能起到防治效果。在养育期间,初期注意密养,长到1m左右时进行稀疏,并根据昆布不同生长期,采用调节光强度,冲洗浮泥,泼洒硝酸铵、硫酸铵等化肥,调节水层等措施,防治绿烂、白烂、点状白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