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主治
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1.5g,以黄酒送服为佳。生品多外用,内服因其腥臭,故多炒制以便服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和氨基酸。挥发油总量22.19%,主为萘,另含各种脂肪醛和芳香醛,占24.95%。还含有二氯苯和二甲基二硫醚等其它中药少见的成分。氨基酸总含量约40%,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0%以上。另含β-谷甾醇。又从中分得二十八烷醇、十八烷基甘油醚、尿囊素、尿嘧啶;胆甾醇、棕榈酸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
药理作用
1、土鳖虫总生物碱对动物耐缺氧的影响。
2、土鳖虫(EupolyagaSinensis)水提物对大鼠抗凝血的影响。
3、土鳖虫的降脂作用。
4、土鳖虫对溶解血栓的作用。
5、土鳖虫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6、土鳖虫提取物对DIC的影响。
7、土鳖虫总生物碱对家兔心泵功能的影响。
毒理作用 小鼠40只单次给于土鳖虫总生物碱水提液(TAEsⅡ)后,观察72小时,按寇氏法求得腹腔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136.45±7.98mg/kg(P=0.95)。给药后,先表现抖动,进而跳跃、震颤、竖耳,多在10-20分钟死亡。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饲养者可随时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以完整、油润光泽、无泥者为佳。
2、冀地鳖:呈长椭圆形,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地鳖。
形态特征
1、地鳖:雌虫长约3cm,体上下扁平,黑色而带光泽。头小,向腹面弯曲。口器咀嚼式,大颚坚硬。复眼发达,肾脏形;单眼2个。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胸盾状,前狭后阔,盖于头上。雄虫前胸呈波状纹,有缺刻,具翅2对。
2、冀地鳖:雌虫体宽卵圆形,较地鳖宽。虫体表面暗黑色,无光泽,不如地鳖光亮体背较地鳖扁。前胸背板前缘及身体周围具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体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状突起,无翅。雄虫有翅,体灰黑色,除前胸背板前缘处有明显的淡色宽边外,身体其他部分无细碎斑纹。
分布区域 1、地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2、冀地鳖: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南等地。
人工制造 生活习性,地鳖为陆生性昆虫。怕光,昼伏夜出。性喜温暖湿润,适宜生活于室内、外阴湿的松土中。每年4-11月为生命活动附段,在夏、秋季气温高、温度大的情况下繁殖力最强。有冬眠习性,每年气温低于12℃时,入土冬眠。在食性方面,属于杂食性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个世代需2-4年。养殖技术,首先建立单层或立体多层饲养池,一般面积为1-2m2,池中填以砂土、粘土或壤土,以含腐殖质较多并经冬季冻酥的菜园土最佳,所取土要经过曝晒消毒,过筛,土粒大小似米粒或绿豆粒,土内加入三成砻糠灰或细煤土。人工养殖可从卵鞘开始,也可从若虫、成虫期开始,但以卵鞘开始为有利。产卵期(每年5-11月)每隔7天取表土3cm过筛,取出卵鞘即可进行人口孵化。饲养管理,大小地鳖必有舂池饲养,以避免大小争食,相互残杀。池内土壤保持湿度相宜,含水量达20%,相对湿度达70%-75%以上,池土过干,可用喷水或多喂青饲粒来调节湿度。春季转暖时开始喂食糠皮、麦麸、豆饼等,高温季节可喂些菜叶和各种瓜菜,一般2天喂食1次。冬眠期不必喂食。病害防治,注意防蛇、老鼠、蛤蟆、鸡、鸭、猫、蚂蚁等进入饲养池。螨也是土鳖的天敌,常寄生于虫体胸腹部及腿茎节的薄膜处。防治方法:更换池土,池内不宜过湿,用油条、面鱼、肉骨头等白天放于池内诱螨,每2h取出处理之,白天用火将表土及池壁迅速燎烧杀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