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
主治
脾虚泄泻,反胃呕吐,脚膝酸软,筋骨折伤肿痛,瘰疬,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生食或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痞闷者禁服。《本草省常》:“同牛肉食,伤人。”
药理作用
控制血糖,维持血糖值稳定。
相关论述
论栗子食用宜忌:①李时珍:“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纲目》)②黄元御:“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玉楸药解》)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幼儿腹泻:栗子磨粉,煮如糊,加白糖适量喂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3、治老年肾亏,小便频数,腰脚无力:每日早晚各食生栗子1-2枚,嚼食后咽。(《食物中药与便方》)
药膳食疗
药膳食疗:
红枣莲子板栗鸡汤:
功效:温补脾胃、活血补血,是体虚乏力者的最佳补养食品。
原材料:鸡1只。红枣数10颗,莲子60g,板栗25颗。
做法:冷水浸泡红枣和莲子约2小时,板栗去皮备用,一块姜去皮切片备用,鸡宰杀后洗净切块,稍晾片刻。锅加热倒少许油,放鸡块略翻炒,加水和姜片,板栗煮沸,转入砂锅。砂锅煮沸后,捞出红枣莲子洗净,改为文火慢熬。1.5-2小时后,熬至原料全熟。汤味飘香。加盐和少许黑胡椒粉即可熄火。
用法:佐餐食用。
附注
《本草衍义》:“栗,欲干莫如曝,欲生收莫如润沙中藏,至春末、夏初尚如初收摘。湖北路有一种栗,顶圆末尖,谓之旋栗。《图经》引《诗》言莘栗者,谓其象形也。”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总苞由青色转黄色,微裂时采收,放冷凉处散热,搭棚遮荫,棚四周夹墙,地面铺河砂,堆栗高30cm,覆盖湿砂,经常洒水保湿。10月下旬至11月入窖贮藏;或剥出种子,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种仁呈半球形或扁圆形,先端短尖,直径2-3cm。外表面黄白色,光滑,有时具浅纵沟纹。质实稍重,碎断后内部富粉质。气微,味微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壳斗科植物板栗。
形态特征
板栗,又名栗、瑰栗、魁栗、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高达20米的乔木,胸径80厘米,冬芽长约5毫米,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长10-15毫米,被疏长毛及鳞腺。叶椭圆至长圆形,长11-17厘米,宽稀达7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或两侧稍向内弯而呈耳垂状,常一侧偏斜而不对称,新生叶的基部常狭楔尖且两侧对称,叶背被星芒状伏贴绒毛或因毛脱落变为几无毛;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5)朵发育结实,花柱下部被毛。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道地产区
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
生长环境
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刺五加
刺五加,中药名。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 Acantha pana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H arms的根茎或茎。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肺气虚,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
评论2024-05-08
绞股蓝
绞股蓝,中药名。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的全草。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主治病后虚弱,气虚阴伤,肺热痰稠,咳嗽气喘,心悸失眠等。
评论2024-05-07
保胎资生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保胎资生丸”。别名: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90克 白术90克 白茯苓(研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45克 广陈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去皮,蜜炙)15克 怀山药(切片,炒)45克 川黄连(如法炒七次)9克 薏苡仁(炒三次)45克 白扁豆(炒)45克 白豆蔻仁(不……
评论2024-02-14
半夏利膈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半夏利膈丸”。处方:白术 人参 白茯苓(去皮)白矾(生)滑石 贝母各30克 天南星(生)45克 白附子(生)60克 半夏(汤洗)9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主风痰郁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朐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腹中水声,神思昏愦,心悸面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
评论2024-02-14
调中益气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调中益气汤”。处方:黄耆3克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 苍术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制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中祛湿。主肠胃虚弱,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大便泄泻,肢节烦疼者。用法用量: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空腹时带热服之……
评论2024-02-13
刺五加浸膏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刺五加浸膏”。性状:为黑褐色的稠膏状物;气香,味微苦、涩。炮制:取刺五加1000g,粉碎成粗粉,加7倍量的75%乙醇,连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50g,即得。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0.45g,一日3次。贮藏:密封。
评论2024-02-13
地仙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地仙酒”。处方:肉苁蓉35g 炮附子35g 木鳖子50g 天南星30g 白附子30g 覆盆子30g 菟丝子30g 赤小豆30g 骨碎补30g 何首乌30g 炙川乌10g 炙甘草10g 川椒35g 地龙50g 防风30g 羊膝35g 草薢30g 羌活30g 狗脊30g 人参20g 黄芪20g 白术10g 茯苓10g 白酒3000ml。炮制:1. 将上……
评论2024-02-07
防己茯苓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防己茯苓汤”。处方:防己9克 黄耆9克 桂枝9克 茯苓18克 甘草6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用法用量:上五味药,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处方:木防己1钱,花苓1钱,泽泻1钱,甘草8分,苍术8分,滑石2钱,酒黄柏8分,猪苓1钱。功能主治:湿热跗肿。处方:汉防己1两,赤茯苓2两,……
评论2024-02-06
儿康宁糖浆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儿康宁糖浆”。处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麦冬、制何首乌、大枣、焦山楂、炒麦芽、桑枝。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芳香,味甜。炮制:以上十二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炼蜜适量,混匀,滤过,加枸橼酸及防腐剂适量,混匀,再加入陈皮油0.6ml,加水至1000ml,混匀,分装,即得。功能主治:……
评论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