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赛北紫堇

2024-05-11 14:40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胃脘痛,肝炎,胆囊炎,腰腿痛,痈肿,疥癣,毒蛇咬伤,刀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相关论述        

1、《度母本草》:“消肿,治跌打损伤。”

2、《蓝琉璃》:“治胆囊炎,时疫感冒。”

3、《甘露本草明镜》:“治五脏热,血热,疮疖等。”

4、《度母本草》:“味苦、涩。”

5、《蓝琉璃》:“味苦,性凉。”

6、《甘露本草明镜》:“味苦,消化后味苦,性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胃及肝脏痞瘤:扎桑三两,花椒、半夏、高原毛茛、白花木通、虎掌草子、大狼毒各一两,硇砂五钱,光明盐五钱,小檗、近梗叶柳与山杨三者炭各一两,轮叶棘豆一两半。以上十三味药混合,粉碎成细粉,用水适量拌合成糊状。取适量涂于肝区或胃部。

2、治跌打损伤、疮疖肿毒:扎桑十钱,达夏(镰形棘豆)三钱,倒提壶五钱,洋金花二钱,羌活根五钱。以上五味药混合,粉碎成细粉。每次适量,调敷于患处。(1-2方出自《度母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罂粟科植物赛北紫堇。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5-65cm,无毛。主根直长。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多数,柄长4-6cm,基部成鞘,叶片轮廓三角形,长8-10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通常2对,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宽2-5mm;茎生叶2-4枚,互生,疏离,均具柄,柄基成鞘。总状花序顶生,长2.5-8cm,果时可达14cm,花多,上密下疏;苞片长2-7mm,花序下部者二回羽状分裂,最上部者不裂,狭披针形;花梗较苞片略短;花冠黄色,长7-8mm,鸡冠状突起低,距圆筒状,占外轮上瓣长的1/3,略向上弯曲,蜜腺贯穿距的1/2;子房条形,柱头2裂。蒴果条状长圆形,长1-1.2cm。种子1列,3-7枚。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草坡上、疏林下。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麒麟尾
麒麟尾,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叶Epipremnumpinnatum(L.)Engl.[PothospinnataL.;RhaphidophorapinnataSchott]的茎叶或根。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鼻衄,目赤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痰火瘰疬,痈疖,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甘露子
甘露子,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Miq.的全草及根茎。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具有祛风清热,活血散瘀,利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湿热黄疸,小便短涩。外用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毛轴莎草
毛轴莎草,中药名。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毛轴莎草CyperuspilosusVahl的全草。植物毛轴莎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浮肿。

评论2024-05-18

化血胆
化血胆,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黑蒴Melasmaarvense(Benth.)Hand.Mazz.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跌打损伤,痛经。

评论2024-05-15

断肠草
断肠草,中药材名。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Gelsemiumelegans(Gardn.etChamp.)Benth.的全株、根、叶。全株具有祛瘀除湿,活血散瘀,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湿疹,恶疮肿毒,顽癣,跌打损伤,骨折瘀肿,风湿关节炎。傣族、拉祜族将根外用于风湿骨痛。布朗族、苗族将根用于疮疖;外用于搽癣。基诺族将叶外用于关节炎。

评论2024-05-13

粽巴叶
粽巴叶,中药材名。为百合科植物卵叶蜘蛛抱蛋Aspidistra typical Baill.的根茎。分布于广西和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散瘀,接骨,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疟疾,风湿痹痛,肾虚腰腿痛,跌打扭伤,骨折,蛇咬伤。

评论2024-05-12

一支箭
一支箭,中药名。为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植物尖头瓶尔小草等OphioglossumpedunculosumDesv.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痈肿疮毒,疥疮,痔疮,毒蛇咬伤,烧烫伤,跌打损伤,小儿疳积。

评论2024-05-11

沙棘
沙棘,中药名。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沙棘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云南沙棘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咳嗽痰多,瘀血证。

评论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