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皂角刺

2024-05-11 14:41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主治

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用法用量

3-10g。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不良反应

皂荚所含的皂荚苷有毒,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胃黏膜被破坏而吸收中毒,故用量过大、误食种子或豆荚,及注射用药均可致毒性反应。初起觉得咽干、上腹饱胀及灼热感,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泻,大便多呈水样,带泡沫,并有溶血现象,出现面色苍白、黄疸、腰痛、血红蛋白尿及缺氧症状等。同时岀现头痛、头晕、全身衰弱无力及四肢酸麻等,严重者因脱水、休克、呼吸麻痹、肾衰而致死亡。中毒早期应立即催吐、洗胃,并口服牛乳、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必要时可导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促进毒素排泄;有溶血征象者,应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严重者须输血、给氧,酌用可的松类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并作对症处理。中药可用生姜9克、香薷9克、赤芍9克、乌药9克、藿香6克、羌活6克、大腹皮12克,水煎服;或以黄柏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

痈疽已溃者忌用。

相关论述

1、《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2、《本草纲目》:“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

3、《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乳痈:皂角刺(半烧带生)半两、真蚌粉三钱。上药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仁斋直指方》)

2、产后乳汁不泄,结毒:皂角刺、蔓荆子各烧存性,等份为末,温酒服二钱。(《袖珍方》)

3、疮肿无头:皂角刺、烧灰阴干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花子三五个,煎药送下。(《儒门事亲》)

4、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本草纲目》引《熊氏妇人良方补遗》)

5、小儿重舌:皂角刺烧灰,入冰片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效。(《普济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皂荚。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花梗长2-8(10)毫米;花托长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毫米,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毫米;两性花:直径10-12毫米;花梗长2-5毫米;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毫米,花瓣长5-6毫米;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荚果带状,长12-37厘米,宽2-4厘米,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厘米,宽1-1.5厘米,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厘米;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毫米,宽8-9毫米,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分布区域

产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