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收敛止带,止血,止痢。
主治主要用于崩漏下血、经水不止、便血痔血、湿热或寒湿带下、赤白痢下、久痢不止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瘀血阻滞崩漏及湿热下痢初起兼有寒热表证者不宜使用。
化学成分花含山柰苷、苋菜红苷、松醇及多量硝酸钾。黄色花序中含微量苋菜红苷,红色花序中主要含苋菜红苷。
药理作用1、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引产作用。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鸡冠花水煎液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出、凝血时间,血浆复钙时间。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滴虫有杀灭作用。
相关论述1、《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2、《本草纲目》: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
3、《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1、治脾虚带下,配白术、茯苓、芡实等药同用。
2、治湿热带下,配黄柏、车前子、苍术等药同用。
3、治血热妄行之崩漏,配丹皮、赤芍药、苎麻根、茜草等药同用。
4、治冲任虚寒之崩漏,配党参、黄芪、山茱萸、炮姜等药同用。
5、治血热便血、痔血,配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
6、治赤白下痢,可单用酒煎服,或配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等药同用。
7、治久痢不止者,配椿皮、石榴皮、罂粟壳等药同用。
相关配伍1、鸡冠花配海螵蛸:鸡冠花甘涩性凉,入肝经血分,具收敛凉血止血之功;海螵蛸咸,微温而涩,归肝、肾经,有收敛止血之功。两药配伍使用,人肝经血分,收敛止血作用增强。适用于治疗崩漏下血等。
2、鸡冠花配防风炭:鸡冠花甘涩性凉,主入大肠经,能收敛凉血止血;防风味辛甘,性微温,炒炭后有很好的止血止泻作用。两药配伍,止泻止血作用增强。适用于痔疮岀血等。
鉴别用药1、红鸡冠花与白鸡冠花:鸡冠花有红、白、紫等多种颜色,但以红、白色为主体商品。习惯上认为白色者质优。两者在性味功效上无分别,只是习惯上治疗赤痢用红鸡冠花,治疗白痢用白鸡冠花。治血证用红鸡冠花为多,治带下病以白鸡冠花为多。
2、鸡冠花与鸡冠花炭:鸡冠花性味甘、涩,性凉,归肝、大肠经,具有收涩止血、止带、止痢的功效。生品性凉,收涩之中兼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便血和痔血等。鸡冠花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涩作用増强,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反复不愈,及带下、久痢不止。
药膳食疗鸡冠花蛋汤:
1、功效:有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白带等症。
2、原材料:白鸡冠花60克,鸡蛋1个,葱段、姜片、盐、味精、白糖、麻油各适量。
3、做法:将洗净的白鸡冠花。加清水1升放入锅内煎煮到60毫升,留汤去渣。将洗净的葱段、姜片下入锅内,再下入适量盐、味精、白糖,待烧开后调匀。将鸡蛋打入锅内,煮成荷包蛋,盛入碗中,淋上少许麻油即成。
4、用法:隔曰1次,佐餐服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摘,以朵大而扁、色泽鲜艳的白鸡冠花为佳,色红者次之。拣净杂质,除去茎及种子,剪成小块,晒干,生用。
炮制方法1、鸡冠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茎叶,干切成块,筛去灰屑。
2、炒鸡冠花:取净鸡冠花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具焦斑,取出放凉。
3、鸡冠花炭:取净鸡冠花块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迅速摊晾,凉透。
4、醋制鸡冠花:取净鸡冠花块,加醋拌匀,润透,置锅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掠。每鸡冠花100kg,用醋15kg。
5、酒制鸡冠花:取净鸡冠花块与黄酒拌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鸡冠花100kg,用黄酒12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炒鸡冠花、醋制及酒制鸡冠花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鸡冠花炭要及时散热,防止复燃。
药材鉴别
鉴别取本品2g,剪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鸡冠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20)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似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狭小,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各小花有膜质苞片及花被片。果实盖裂,种子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气无,味淡。
饮片性状1、鸡冠花:为不规则的段块状,余参见“药材鉴别"”项。
2、炒鸡冠花:形如鸡冠花,深黄色,微具焦斑。
3、鸡冠花炭:形如鸡冠花,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质轻,易碎;味苦、涩。
4、醋制鸡冠花:形如炒鸡冠花,有醋气。
5、酒制鸡冠花:形如炒鸡冠花,略有酒气。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苋科青葙属植物鸡冠花。
形态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成扁平肉质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中部以下多花;花被片淡红色至紫红色、黄白或黄色;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椭圆状卵形,端尖,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胞果卵形,长约3mm,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种子肾形,黑色,光泽。花期5-8月,果期8-11月。
分布区域我国南北各地区均有栽培,广布于温暖地区。
道地产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为栽培,也有野生。
生长见习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栽培技术8-9月,采收种子,晒干备用。直播,3月播种,将种子与拌有人畜粪水的火灰混匀,使成种子灰,每1h㎡用种量4.5kg。播时,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约3cm,先施人畜粪水,再播入种子灰。
病虫防治虫害有蛞蝓、跳䖬,可在清晨撒生石灰粉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