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胃,补气血,祛风湿。 主治脾胃虚弱,诸虚劳损,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30-60g。
化学成分干燥熊掌含脂肪43.90%,粗蛋白质55.23%,总氮8.83%,灰分0.94%;蛋白质水解产生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羟基缬氨酸等。
相关论述1、《日华子》:“食可御风寒,益气力。”
2、《医林纂要·药性》:“滋补气血,祛风去痹,续绝除伤。”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除风湿,健脾胃。治胃弱脾虚,风寒湿痹及诸虚损症。”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捕杀后,将足掌剁下,糊以泥土,挂起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干燥后,去净泥土,保存。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去净杂质,洗净,阴干。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熊掌多连皮带毛,前掌较小,长15-20cm;后掌较长,长20-30cm。前掌较宽。掌心均呈黑色,具厚实干枯的肉垫,肉垫表面无毛。掌底系由若干个质地致密且较坚硬的圆柱体所构成。趾5个,各趾都有弯曲的利爪;足趾间及掌的背面密生黑色或棕褐色的细毛。气腥而不臭。
以宽大、厚实、干燥、气腥而不臭者为佳。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熊科动物黑熊和棕熊。
形态特征 1、黑熊:体形较大,长1.5-1.7m,体重约150kg。头部宽圆。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较长且被有长毛,伸出头顶两侧。颈部短粗,两侧毛特别长。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较一致,漆黑色,有光泽。四肢粗健,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后足跖垫亦宽大且肥厚,前宽后窄,内侧中部无毛间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颌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为黑色并带有光泽。2、棕熊:体形较大,长约2m,重200-300kg。头阔而圆,吻部较长,鼻也较阔,其端裸出,略侧扇。耳小,能动,内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壮,尾短。四胶粗壮,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长于后足。爪侧扁而弯曲,呈暗褐色。全身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银灰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成体胸部无白色斑纹。
分布区域 1、黑熊:分布极广泛,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均有分布。2、棕熊:分布于东北及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道地产区 产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人工制造 1、生活习性:熊为森林中的大型动物,性孤癖不成群,常单独在森林中栖息和活动。昼行性,善于游泳、爬树,能直立行走,属于半冬眠动物,遇到干扰时可立即解除冬睡而外出活动。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嫩芽、嫩草及各种野果为食,尤喜食蜂蜜。熊的视觉较差,但嗅觉和听觉发达,从体型上看,寒冷地区的熊体型大,皮脂肥厚,热带地区的熊体型小。2、养殖技术:熊是季节性发情的动物,每年5-8月为发情交配季节。妊娠期约210-220d,一般在12月末至翌年2月间产仔。每胎产1-3仔。雌熊性成熟年龄为3-3.5岁,雄熊为4岁左右。当前,养熊方式有笼养、圈养、室养等。成年熊类多为单养,幼年熊类可以集体饲养。我国养熊业历史悠久,特别对熊的驯化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繁殖技术上,使熊不但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自然交配而获得后代,还可通过人工授精繁殖后裔。3、饲养管理:我国的养熊业基本上可分为控制饲养和驯化放牧两种类型。控制饲养包括笼养、圈养和室养等,全部靠人工饲喂,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用于活取胆汁的熊皆为此种方式。驯化放牧则用于幼熊生长发育时期或大群饲养以获取更多的产品时,要求有广大的牧场以供熊群运动、采食、饮水等,也需人工供给一定量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豆饼粉、麦麸、高梁粉等作为精料,经熟制后投喂,并适当搭配动物性饲料、青绿多汁饲料、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点赞 0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白刺
白刺,中药名。为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r.的果实。具有健脾胃,滋补强壮,调经活血,催乳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晕,感冒,乳汁不下。
评论2024-05-17
羊肚
羊肚,中药材名。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innaeus或绵羊OvisariesLinnaeus的胃。具有健脾胃,补虚损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虚劳羸瘦,纳呆,反胃,自汗盗汗,消渴,尿频。
评论2024-05-13
裨脾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裨脾散”。别名:建脾丸(《奇效良方》卷十三)。处方:附子(炮)30克 蜀椒(汗)30克 桂心60克 赤石脂 黄连 人参 干姜 茯苓 大麦芽 陈曲(炒)石斛 当归各60克 钟乳90克(研)。制法: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健脾胃,和中止泻。主脾胃虚寒,泻痢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用法用量:以酒服10丸,日服三次,稍稍加之。
评论2024-02-27
鳖甲大黄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鳖甲大黄丸”。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黄)2两,大黄(煨,锉)1两,槟榔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麦糵(炒)1两,乌药(锉)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木香3分,白术3分,桂(去粗皮)3分,蓬莪术(炮,锉)3分,京三棱(炮,锉)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吴茱萸(炒)半两。制法:上为末,后将硇砂3两(细研),醋3升(滤去滓),将前药末平分……
评论2024-02-27
白柿粥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柿粥”。处方:干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温补,厚肠胃,健脾胃,消宿食,去面(黑干),除宿血,润声喉。主。用法用量:水浸,下筛,取汁,和糯米泔煮成粥,任食之。和蜜用亦好。
评论2024-02-16
八宝粥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宝粥”。处方: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桂圆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功能主治: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用法用量: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评论2024-02-14
不老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不老丸”。处方:川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半,川白姜(湿纸煨)1两半,肉豆蔻1两半,(面裹煨)1两半,白术(炒)1两半,附子(去皮脐,切小块,姜汁罨1宿,炒)1两,肉桂(去粗皮)1两,丁香1两,荜茇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胃,消痰饮,进美饮食。主脏腑虚滑久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评论2024-02-14
沉香内补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沉香内补丸”。处方:沉香5钱,广木香5钱,乳香、人参5钱,母丁香3钱,石燕1对(烧红,醋浸),海马1对(酥),鹿茸5钱(酥炙),仙灵脾5钱(酥炙),穿山甲5钱(灰炒),韭子5钱,八角茴香5钱,木通1两(炒),小茴香1两(炒黄),甘菊花5钱(盐炒),川楝子(酒浸1宿,去皮核)1两,蛇床子1两,白茯苓1两,大附子1个(炮,去皮),川椒1两(去目),枸杞……
评论202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