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叶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痈肿疮毒,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痈肿疮毒,劳伤疼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无名肿毒:对节叶的叶捣绒外敷;亦可煨水服。(《贵州草药》)
2、治劳伤疼痛:对节叶根30g,刺五加15g。泡酒服。(《贵州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叶,夏、秋季采收,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爵床科植物翅柄马蓝。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横走茎,节上生根,多分枝,茎纤细,4棱形,无毛或在棱上被微柔毛。叶卵圆形,略具不等叶性,长3.5-8(-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渐狭,边缘具4-5(-7)个圆锯齿,上面略被微柔毛或无毛,钟乳体细条状,侧脉5-6对;叶柄长约1.5厘米,向叶片具翅。穗状花序偏向一侧,通常“之”字形曲折,花单生或成对;苞片叶状,卵圆形或近心形,向上变小,具3脉或羽脉,小苞片线状长圆形,微小或无,花萼长1-1.5厘米,果时增大达2厘米,5裂,裂片线形,极无毛,细条状钟乳体纵列。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近于直伸,长约3.5厘米,冠管圆柱形,与膨胀部分等长,冠檐裂片5,短小,圆形;花丝与花柱无毛。蒴果长1.2-1.8厘米,无毛,具4粒种子。种子卵圆形,被微柔毛,基区小。
分布区域
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水边或阴湿地。
红树皮
红树皮,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L.)Lam.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
评论2024-05-20
红小麻
红小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红小麻Laporteainterrupta(L.)Chew的叶或根。分布于台湾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小便不利。
评论2024-05-20
菊花根
菊花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利小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评论2024-05-20
葎草
葎草,中药名。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苦、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病证。
评论2024-05-20
峨眉香料
峨眉香料,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TeucriumomeienseSunexS.Chow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红肿,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耳草
马耳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瓞儿
马瓞儿,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马㼎儿Zehneriaindica(Lour.)Keraudren的块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的功效。主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