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清暑益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20 12:23中药方剂

清暑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清暑益气汤

处方

黄耆 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 人参(去芦)泽泻 神曲(炒黄)橘皮 白术各15克 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 青皮(去白)0.9克 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 葛根0.6克 五味子9枚

功能主治

清暑化湿,益气生津。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口渴自汗,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脾胃不足者,少用升麻,少加柴胡;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咽干者,加干葛;汗少者,黄耆减五分;心下痞者,少加黄连。

备注

方中人参、黄耆益气固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柏、麦冬、五味子泻火生津,陈皮、青皮、泽泻理气渗湿;当归养血和阴;升麻、葛根解肌升清;甘草和中。配合成方,共奏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

摘录
《脾胃论》卷中

《温热经纬》卷四:清暑益气汤

别名

王氏清暑益气汤(《方剂学》)。

处方

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治暑热耗气伤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西瓜翠衣清暑涤热,生津利尿;西洋参、石斛、麦门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生津;黄连、知母、竹叶、荷梗清暑泄热。故适用于暑热耗伤气津证。

摘录
《温热经纬》卷四

《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

组成

西洋参(6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知母(6g) ,甘草(3g),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注用量)。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

本方治证乃暑热内侵,耗伤气津所致。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暑热伤人,易扰心神,伤津耗气,故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方中用甘寒之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竹叶清热除烦,共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方中清补并用,既清热解暑,又益气养阴,有标本兼治之义。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夏月感暑,气阴两伤常用方。临床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中暑、小儿夏季热等属暑热气阴不足者。

注意

本方滋腻养阴之品较多,对暑热夹湿者,不宜使用。

方歌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摘录
《温热经纬》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荷叶
荷叶,中药名。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荷花有许多不同的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花色。广布于南北各地。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评论2024-05-15

黄连香薷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香薷饮”。处方:香薷500克 川朴(制)250克 黄连12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清暑化湿。治冒暑,腹痛水泻,恶心。用法用量:每用6~9克,水煎服。 挟痰,加半夏、南星;气虚,加人参,黄耆。处方:香薷、藿香、厚朴、扁豆、黄连、白术、茯苓、猪苓、木通、甘草。功能主治:小儿中暑,吐少出多,泻则洞泄,心烦作渴,唇干,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加灯……

评论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