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肉豆蔻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20 12:24中药方剂

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肉豆蔻散

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陈皮(去白)、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四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气虚,腹胁胀满,水谷不消,脏腑滑泻,腹内虚鸣,困倦少力,口苦舌干,不思饮食,日渐瘦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煎七分,温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肉豆蔻散

处方

肉豆蔻7.5克(去壳)桂心7.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霍乱,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煎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肉豆蔻散

处方

肉豆蔻22克(去壳)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5克(锉,微炒)黄牛角腮15克(炙令微焦)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地榆15克(微炙,锉)黄连15克(去须,微炒)干姜7.5克(炮裂,锉)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久赤白痢,腹内绞痛,不思饮食,渐至困羸。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粥饮调下。日三至四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肉豆蔻散

处方

肉豆蔻(去壳,炮)黄连(去须,炒)诃梨勒(炮,去核)各22克 甘草(炙,锉)白术 干姜(炮)赤茯苓(去黑皮)各15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0克

制法

上八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日三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奇效良方》卷十四:肉豆蔻散

处方

肉豆蔻7枚,(每枚剜一窍,纳木香1粒在内,以面裹嫩熟,去面不用)

制法

上碾为末,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

治脾虚肠鸣,泄泻不食。

用法用量

不拘时用米饮汤调下。

摘录
《奇效良方》卷十四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提肛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提肛散”。处方:川芎 归身 白术 人参 黄耆 陈皮 甘草各3克 升麻 柴胡 条芩 黄连 白芷各15克。功能主治:治脾胃气虚,肛门下坠,及脱肛便血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1-18

香砂六君子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6克 茯苓6克 甘草2克 陈皮2,5克 半夏3克 砂仁2.5克 木香2克。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化痰降逆。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用法用量:上加生姜6克,水煎服。配方组成:人参一钱(3克)、白术二钱(6克)、茯苓二钱(6克)、炙甘草七分(2克)、陈皮八分(2.5克)、半夏一钱……

评论2024-01-18

益气聪明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处方:黄耆 甘草 人参各15克 升麻 葛根各9克 蔓荆子4.5克 芍药3克 黄柏3克(酒制,锉,炒黄)。功能主治:益气升阳,聪耳明目。治脾胃气虚,致患内障,目糊,视物昏花,神水变淡绿色,次成歧视(复视),久则失明,神水变成纯白色;亦治耳聋,耳鸣。现多用于老年性白内障、色弱、色盲、听力减退属于气虚清阳不升者。用法用量:上药哎咀。每服9克……

评论2024-01-18

宁神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宁神汤”。处方:人参 青皮各1.5克 黄耆6克 神曲2.1克 黄柏 当归 柴胡 升麻各0.9克 苍术 炙草各3克。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清热燥湿。治脾胃气虚,湿热内困,食后昏沉,懒动嗜卧。用法用量:水煎服。处方:川芎3克 当归9克 炮姜1.2克 炙草1.2克 茯神3克 桃仁12个 人参6克 益智2.4克 柏子仁3克 陈皮0.9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

评论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