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升阳益胃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18 22:06中药方剂

升阳益胃汤

《内外伤辨》卷中:升阳益胃汤

别名

益胃汤(《医级》卷八)。

处方

黄耆60克 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 黄连3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

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摘录
《内外伤辨》卷中

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升阳益胃汤

配方组成

黄芪二两(30克)、半夏一两(15克)、人参一两(15克)、炙甘草一两(15克)、独活五钱(9克)、防风五钱(9克)、白芍五钱(9克)、羌活五钱(9克)、陈皮四钱(6克)、茯苓三钱(5克)、柴胡三钱(5克)、泽泻三钱(5克)、白术三钱(5克)、黄连一钱(1.5克)。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至五钱(15克),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

主治脾胃气虚,湿热滞留中焦,症见饮食无味,脘腹胀满,怠惰嗜卧,四肢酸楚,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荨麻疹、腹泻等病症。

1.慢性疲劳综合征: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56例,疗程为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疲劳感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山东中医杂志》2013年第6期)

2.荨麻疹: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荨麻疹患者49例,与西药(依巴斯汀)治疗组32例对照,疗程为30日。临床疗效采用荨麻疹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变化率≥0.9为基本痊愈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7例。(《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第3期)

3.腹泻:本方加减治疗胆囊炎切除术后腹泻32例,与西药(双歧杆菌片、蒙脱石散)治疗组32例患者对照,疗程为2周。临床疗效评价以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为痊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对照组为75%。(《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27期)

方解

升阳益胃汤为益气健脾清热除湿之剂。方中重用黄芪,补脾益气,升举阳气;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之组成,可益气健脾,助黄芪升阳除湿;半夏、陈皮健脾理气燥湿,畅中焦之气,使补而不滞;泽泻淡渗利水,助清热祛湿之功。纵观全方补气与升阳药配伍,补中寓升;健脾与利湿药配伍,标本兼治;升阳与渗利药同用,补中有泻。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升阳益胃汤亦可用于肠易激综合征、顽固性不寐、胃下垂、过敏性鼻炎、低血压、胃癌术后消化不良等病症。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泄泻、胃黏膜脱垂、发作性睡病;又有用以治疗慢性胆囊炎、带下、荨麻疹、多发性神经根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扭转、眩晕等病症。

方歌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摘录
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参苓壮脾圆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苓壮脾圆”。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僸、山药、白扁豆(炒),各等分。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及中焦痞,不任攻击,脏腑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

评论2024-02-13

丁香豆蔻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丁香豆蔻散”。处方:京三棱(炮)、木香(不见火)、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人参、干姜(炮)、茯苓(白者.去皮),各五两;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甘草(炙)、丁香,各三两半;苍术(去皮)七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胸满短气,呕逆恶心,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

评论2024-02-07

大温脾圆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温脾圆”。处方:吴茱萸(汤七次.焙)、大麦蘖(炒)、肉桂(去粗皮),各五两;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炮),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二两;神僸(碎炒)三两一钱,枳实(麸炒)一分半。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

评论2024-02-07

分气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分气丸”。处方:附子 吴茱萸 当归 川芎 陈皮 蓬莪术 干姜 延胡索 桂 五味子 白芷 白及 益智仁 白术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脘痞塞,四肢倦怠,无力多困,饮食不消;妇人荣卫俱虚,经候不调,两胁刺痛,脐腹胀满,肢节疼痛,时发寒热,面色萎黄,日渐瘦弱,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0~30……

评论2024-02-02

固肠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固肠丸”。处方:龙骨 附子 枯矾 诃子各60克 良姜 赤石脂各45克 丁香30克 木香15克 白豆蔻 砂仁各18克。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停寒,脐腹疠痛,下利滑数,肌肉消瘦,饮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粟米饮下。处方:椿根皮4两,滑石2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湿,去脾胃陈积。主湿……

评论2024-02-01

固肠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固肠散”。处方:陈皮(炒)二十两,木香(不见火)一两,肉豆蔻(生用)、罂粟壳(去蒂.盖.蜜炙),各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少白多,或如鱼脑,肠滑腹痛,遍数频并,心腹胀满,食减少力,并宜服之。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酒一盏,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

评论2024-02-01

固阳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固阳丹”。处方:肉豆蔻 缩砂 诃黎勒 当归 厚朴 白术各15克 干姜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不调,或冷热相杂,下痢赤白。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汤下30丸。处方:远志1钱5分,蛇床子(酒浸,微炒)1钱5分,鹿茸1钱5分,晚蚕蛾2钱,紫梢花1钱,续断1钱,海马2对,黑丑(头末)3钱,麝香2钱5分,……

评论2024-02-01

藿香厚朴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藿香厚朴汤”。处方:藿香叶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60克切片,枣10枚劈破,同煮半日取出,去姜、枣,锉,焙)半夏(浆水浸一宿,切,汤洗七遍,入粟米30克同炒黄,去米)甘草(生,锉)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克。制法:上药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

评论2024-01-31

藿香安胃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藿香安胃散”。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处方:藿香 丁香 人参各7.5克 橘红15克。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即呕吐。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350毫升,加生姜1片,同煎至250毫升,空腹时和滓冷服。别名:藿香正气散、藿香平胃散。处方:藿香叶1两,半夏2两(汤洗7次,焙干),陈皮2两(去白),厚朴1……

评论2024-01-31

诃黎勒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诃黎勒散”。处方:青皮(去瓤)、诃子皮,各四十两;附子(炮.去皮.脐)十斤,肉桂(去粗皮)五斤,肉豆蔻(面裹.煨令熟)四十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挟冷气,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肠鸣泄利,水谷不化,怠惰少力,渐向瘦弱。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七分,食前温服。处方:诃黎勒10枚(煨)。制法:……

评论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