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胃关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18 22:08中药方剂

胃关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胃关煎

处方

熟地10~15克或30克 山药(炒)6克 白扁豆(炒)6克 炙甘草3~6克 焦干姜3~9 克吴茱萸(制)1.5~2.1克 白术(炒)3~9克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虚寒,泄泻,甚则久泻腹痛不止,冷痢。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泻甚者,加肉豆蔻(面炒用)3~6克;气虚势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3~9克;腹痛甚者,加木香2~3克,或加厚朴2.4克;滞痛不通者,加当归6~9克;滑脱不禁者,加乌梅2个,或北五味子20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3~6克。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明·《景岳全书》:胃关煎

出处

胃关煎,出自明·《景岳全书》。本方由明·医家张介宾创制的代表方剂之一,方名为引《素问·水热穴论》:“肾为胃之关”说而定。

组成

熟地黄三五钱至一两(9~30g)、山药二钱(6克)、白扁豆二钱(6克)、炙甘草二钱(3~6克)、干姜一至三钱(3~9克)、吴茱萸五至七分(1.5~2.1克)、炒白术一至三钱(3~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中散寒,健脾益肾。

主治

主治凡属脾肾虚寒所致水谷不分、肾关不固的泄泻、下痢,或脾不健运,下元虚寒之呕吐、厥逆、脱肛等各种病症。症见泄痢不已,粪便清冷,或完谷不化,腹中冷痛;或胃反呕吐,宿食不化等,苔白腻,脉沉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慢性细菌性痢疾、糖尿病性腹泻等病症。

1.慢性腹泻:胃关煎加减治疗48例慢性腹泻患者,最多服药90剂,最少12剂,以临床症状及大便常规及性状为疗效标准,结果:痊愈34例,显效12例,无效2例。(《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胃关煎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与西药(甲硝唑、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60例对照,以大便次数及形状,大便常规为疗效标准,疗程5日。结果:5日有效率80.o%,腹泻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山东中医杂志》2012年第7期)

3.慢性细菌性痢疾:加味胃关煎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47例,疗程15日,与西药(庆大霉素、阿莫西林钠、痢特灵)治疗82例对照,以实验室粪便常规检查及症状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17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6%。(《湖南中医杂志》2000年第3期)

4.糖尿病性腹泻:胃关煎加味内服配合艾灸治疗糖尿病性腹泻30例,以临床症状及大便性状改善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16例,好转1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黄补形质阴伤,填命门真水,以阴中求阳,使肾气得司,开阖有权;白术、扁豆甘温健脾止泻,与熟地黄配合兼补脾阴血亏耗;吴茱萸入肝肾逐阴寒,厚肠胃而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且治下元虚冷,与熟地黄配伍,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山药健脾益肾止泻;炙甘草甘温健脾,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使肾命充而开阖司,脾土健水谷分,由是泄利得止。临床适用于脾肾虚寒证。如泻甚,加肉豆蔻、补骨脂;气虚甚,加人参;阳虚肢冷,加附子;腹痛甚,加木香、厚朴、当归;滑脱不禁,加乌梅、五味子;肝木克土,加肉桂。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功能性腹泻、经行腹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酒泻、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贲门失弛缓症、急性血吸虫病腹泻等证属脾肾虚寒的病症。

方歌

胃关煎用茱萸姜,术草扁豆山药地。

摘录
明·《景岳全书》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附子温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附子温中汤”。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 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 草豆蔻 (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37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2-06

扶脾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扶脾丸”。处方:干生姜 肉桂各1.5克 干姜 藿香 红豆各3克 白术 茯苓 橘皮 半夏 诃子皮 炙甘草 乌梅肉各6克 大麦蘖(炒)神曲(炒)各12克。制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涩肠止泻。治脾胃虚寒,腹痛便溏,饮食不化。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评论2024-02-02

扶阳助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扶阳助胃汤”。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处方:干姜(炮)4.5克 拣参 草豆蔻仁 甘草(炙)官桂 白芍药各3克 陈皮 白术 吴茱萸各),5克 黑附子(炮,去皮)6克 益智仁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药理作用:方中附子、干姜、官桂、吴茱萸、草豆蔻、益智仁扶阳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芍药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

评论2024-02-02

黄芽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芽丸”。处方:人参60克 焦干姜9克。制法:上药研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用法用量:常嚼服之。处方:制谷芽4两(半生半炒。制法:用糯谷34升,韭叶捣汁浸数日,候谷出芽,取起筛盛,微日晒略干,即以韭菜汁洒之,以芽带绿色为度,晒干听用),人参1两(如不用,以党参、黄耆代之),芡实……

评论2024-02-01

厚朴温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厚朴温中汤”。处方:厚朴(姜制)橘皮(去白)各30克 甘草(炙)草豆蔻仁 茯苓(去皮)木香各15克 干姜2.1克。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燥湿除满。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注意:服药期间,忌一切冷物。备注:方中厚朴理气燥湿,消胀除……

评论2024-01-28

济急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济急散”。处方:附子1枚(切下盖,取出肉,纳丁香在内)丁香49枚。制法:上药二味,用生姜自然汁略浸,同入瓷瓶中,重汤煮之令干,捣为细末,过筛。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脾胃虚寒,痰饮留滞,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克,含化咽津。

评论2024-01-23

宽中喜食无厌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处方:木香1.5克 青皮 人参 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 泽泻 槟榔 橘皮 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 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 神曲16.5克(炒)半夏21克 大麦蘖曲30克(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理气消滞。治脾胃虚寒,……

评论2024-01-22

加味小建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小建中汤”。处方:桂心22克 甘草(炙)15克 白芍药45克 远志(去心)15克。制法:上为锉散。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寒,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重则愈,服热药并针灸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0枚,煎至160毫升,去滓,入饧糖10块如皂荚子大,煎令熔,空腹时温服。处方:桂心3分,甘草(……

评论2024-01-22

克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克痞丸”。处方:丁香 藿香 官桂 茯苓(去皮)甘草 小茴香各15克 干姜45克 桔梗7.5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化饮,行气消痞。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痞闷,呕逆喘嗽,体倦头痛。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用生姜汤送下。处方:丁香5钱,藿香5钱,官桂5钱,茯芩(去皮)5钱,甘草5钱,小茴香5钱,干姜1两半,桔梗2……

评论2024-01-21

温胃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温胃饮”。处方:人参3~6克(或用至30克)白术(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 陈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 当归3~6克(滑泄者勿用)。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治脾胃虚寒,呕吐吞酸,大便泄泻,不思饮食,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3克;气滞……

评论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