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再造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18 08:54中药方剂

再造散

《伤寒六书》卷三:再造散

处方

人参 黄耆 川芎 甘草 熟附子 桂枝 细辛 羌活 防风 煨生姜 芍药

功能主治

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项强,肢冷无汗,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浮大无力。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温服。

夏日热甚,加黄芩、石膏。

备注

方中参、耆、姜、桂、附子、甘草益气助阳;川芎、芍药、大枣活血和营;羌、防、辛发其表邪。共成扶阳解表之功。

摘录
《伤寒六书》卷三

明·《伤寒六书》:再造散

组成

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3克)、熟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煨生姜(3克)。

用法

上药各等分,研细末。每用15克,加大枣2枚,或再加芍药一撮,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现作汤剂,加大枣2枚、芍药3克,水煎服。

功效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气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项背筋膜炎等病症。

1.流行性感冒:以本方作汤剂加减治疗单纯性流行性感冒60例,与西药(阿司匹林、伪麻黄碱滴鼻液、复方甘草片、磷酸奥司他韦)治疗60例对照。疗程均为5日。疗效评定以症状消失即为痊愈。结果:治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2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 013年第9期)

2.过敏性鼻炎:以本方作汤剂加减治疗70例。疗程为30日。将临床症状、鼻镜检查、买验室检查中的各项指标计分,以分数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7. 14%。治疗前后对60例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检查有20%呈阳性,治疗后均转为阴性。(《湖南中医杂志》1999年第3期)

3.项背筋膜炎:本方作汤剂,治疗50例。服药5~30剂不等。腰背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即为治愈。结果:治愈18例;好转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0%。(《河南中医》2012年第2期)

方解

本方系桂枝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去麻黄,再加羌活、防风、川芎、人参、黄芪而成。黄芪、人参补元气,固肌表;熟附子、桂枝、细辛助阳散寒以解表寒;羌活、川芎、防风加强解表散寒;芍药凉血散血,制附、桂、羌、辛之辛烈温燥而不碍汗;甘草甘缓,使汗出不猛而邪尽去;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合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和营卫而助汗出。如此配伍,扶正而不留邪,发汗而不伤正,相辅相成,以免顾此失彼,变生不测。

临床应用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为辨证要点。原书著称:“夏月加黄芩、石膏,冬月不必加。”本方性温燥,对血虚感寒或温病初起者,不可使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心律失常、荨麻疹等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

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摘录
明·《伤寒六书》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麻黄细辛附子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别名: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处方: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 附子3克(炮)。功能主治:助阳解表。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备注: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