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补元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元散”。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黄耆(蜜炙)苦葶苈 山药各30克 木香15克 附子1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水肿消后,服之调补。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生姜、大枣各少许,以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处方:牛膝(酒浸,切,焙)1两,地龙(去土,炒)1两,海桐皮(锉细)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白芷1两……

评论2024-02-16

沉香琥珀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沉香琥珀丸”。别名:沉珀丸(《医级》卷八)。处方:琥珀 杏仁(去皮,炙)赤茯苓各15克 泽泻15克 紫苏(真者)沉香 葶苈(炒)郁李仁(去皮、壳)各45克 橘皮(去白)防己各23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麝香1.5克为衣。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主水肿,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5~30丸,空腹时用前胡、人参汤送下。处方:沉香……

评论2024-02-13

苍戟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苍戟丸”。处方:大戟2两,苍术2两,沉香5钱。制法:陈米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水燥脾。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一法用陈大麦卡复煎,为末。每服2钱,酒下。

评论2024-02-13

第一退水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第一退水丸”。处方:蓬术(炮)半两,三棱(煨)半两,桂心半两,青皮半两,益智半两,巴豆2两(去皮,出油,别研)。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气,退水肿,去菀莝,利湿,通小便。主水肿病。用法用量:每服23丸,用黄栀10个(擘破),荆芥、黑牵牛、酸浆草各少许煎汤,空腹送下。

评论2024-02-13

参术健脾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术健脾丸”。处方:人参、白术、陈皮、茯苓、当归、白芍、炙草、大枣。功能主治:理气养脾。主水肿,蛊胀。处方:苍术8两(2两盐水浸,2两米泔浸,2两醋浸,2两葱白炒),人参2两,白术(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干山药(炒)2两,破故纸(酒炒)2两,枸杞子(去硬)2两,菟丝子(酒制,焙)2两,莲肉(去心)2两,川楝子(取肉)1两半,五味子1两半,……

评论2024-02-13

大补阴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补阴汤”。处方:熟地1两或5钱,附子3钱,肉桂3钱,白术2钱半,当归3钱,茯苓1钱,人参2钱,干姜(炒)1钱,甘草(炙)1钱。功能主治:纯补水火。主水肿,肾中水火大亏,服肾气丸不效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大剂与之,必须多服,方得有效。

评论2024-02-08

导水茯苓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导水茯苓汤”。别名:茯苓导水扬(《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处方:泽泻 赤茯苓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90克 紫苏 木瓜 槟榔各30克 陈皮 砂仁 木香 大腹皮各22.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手按而塌陷,手起应手而高突,喘满倚坐不得息,不能转侧,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小便短涩,溺痛如割,大便绝……

评论2024-02-08

冬瓜粥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冬瓜粥”。处方:新鲜连皮冬瓜80100g(或冬瓜子干的1015g,新鲜的30g),粳米适量。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消热毒,止烦渴。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包括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浮肿,肥胖症,暑热烦闷,口干作渴,肺热咳嗽,痰喘。用法用量:先将冬瓜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适量一并煮为稀粥,随意服食。或用冬瓜子煎水,去渣,同米煮粥。

评论2024-02-07

大圣浚川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圣浚川散”。别名:浚川散(《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处方:大黄30克(煨)甘遂I.5克 牵牛30克(头末)木香9克 郁李仁30克 芒消10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主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用法用量:每服3~6克,入生姜自然汁,和如稀糊服。别名:浚川散。处方:大黄1两(煨),甘遂半钱,牵牛1两(头末),木香3钱,郁李仁1两,芒消3钱……

评论2024-02-07

二龙大串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龙大串”。处方:尖槟榔4两,黑丑(头末)1两5钱,白丑(头末)1两5钱,锅灰1两,雷丸5钱,大黄1两5钱,枳壳1两,莪术8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追虫打积。主水肿,小儿腹大肚疼。用法用量:每服3钱,砂糖调下。

评论2024-02-06

荠莱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荠莱粥”。处方:鲜荠菜、粳米。功能主治:明目利肝。补虚健脾,明目止血。主水肿,吐血,便血,尿血,目赤目暗。现用于乳糜尿,视网膜出血,老年性浮肿,慢性肾炎。用法用量:煮粥服。

评论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