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化疔内消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化疔内消散”。处方:知母 贝母(去心,研)穿山甲(炙,研)蚤休 白及 乳香 天花粉 皂角刺 金银花 当归 赤芍药 生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治疔毒轻症。用法用量:水、酒各2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量病上下服之。处方:皂角针1钱,金银花1钱,知母1钱,贝母1钱,天花粉1钱,穿山甲1钱,白及1钱,乳香1钱,赤芍1钱,半夏1钱,甘草1钱,紫河车1钱……

评论2024-01-25

解毒内消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解毒内消汤”。处方:连翘30克 金银花30克 蒲公英30克 败酱草30克 冬瓜子30克 赤芍6克 丹皮6克 川军3克 赤小豆9克 甘草节6克 土贝母9克 犀黄丸9克(分两次吞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盆腔脓肿属于热毒壅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4

家传茱萸内消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家传茱萸内消丸”。处方:吴茱萸(酒醋浸1宿,焙干)1两,山茱萸(蒸,去核)1两,马兰花(醋浸,焙)1两,川楝子(蒸,去皮核)1两,桂心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玄胡索(略炒)1两,橘红1两,青皮(去白)1两,海藻(洗去盐)1两,桃仁(炒,去皮尖)半两,白蒺藜(炒,去刺)半两,木香半两。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寒湿所袭,留伏作……

评论2024-01-23

棘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棘针散”。别名:棘刺散。处方:棘针(倒勾多年者)32枚,大豆黄(生用)40枚,绯绢3条(每条阔1寸),乱发(如鸡子大)3团。制法:上分为三份,各以绯1片,裹棘针、豆子,用发1团缠裹绯帛,令周匝牢固,各于炭火烧令烟尽。功能主治:内消。主疔肿。用法用量:棘刺散(《圣惠》卷六十四)。方中大豆黄,《圣惠》作“生黑豆叶”。

评论2024-01-23

昆仑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昆仑丸”。处方:橘核(盐炒)2两,川楝子(盐炒)2两,香附(童便浸)2两,小茴香(盐水炒)1两,玄胡索1两,吴茱萸(盐酒泡7次,炒)1两,山楂1两5钱,枳实1两5钱,陈皮1两5钱,苍术(炒)1两,砂仁1两,青皮1两,槟榔1两,川椒(去目)5钱,木香5钱,肉桂1钱5分。制法:醋煮米为丸。功能主治:内消疝气。主疝气。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盐汤送下。

评论2024-01-22

加味茱萸内消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茱萸内消丸”。处方:吴茱萸(半酒半醋浸1宿,焙干)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山茱萸(去核)1两,马兰花(醋洗,焙)1两,川栋子(取肉)1两,官桂1两,玄胡索(略炒)1两,黑牵牛(炒,取头末)1两,橘红1两,青皮1两,海藻(洗去咸盐)1两,桃仁(浸,去皮尖)半两,白蒺藜(炒,去粗)半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末,酒面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评论2024-01-22

排脓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排脓内消散”。处方:何首乌30克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川续断(各洗,焙)茯苓 芍药 白芷 半夏曲 藿香叶各15克 紫草茸 甘草(炙)各1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排脓,解毒消肿。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米酒10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热者,加灯心,只用水煎。

评论2024-01-21

鲤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鲤鳞丸”。处方:归尾5钱,大黄2钱,荆芥穗2钱,桔梗2钱,乳香(炙)2钱,没药(炙)2钱,黄芩3钱,连翘3钱,防风2钱5分,羌活2钱5分,全蝎1钱,蝉退(去头)20个,僵蚕25条,雄黄7分,牛皮胶(土炒)1两,金头蜈蚣(去头足)4条(分4法制,1条用姜汁涂上焙干;1条用香油涂上焙干;1条用醋涂上焙干;1条用酥炙),穿山甲4两(亦作4制,1两用红花5……

评论2024-01-21

千金漏芦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千金漏芦汤”。处方:漏芦(去芦)、麻黄(去根.节)升麻、赤芍药(生)、黄芩(去皮)、甘草(生)、白敛(净洗)、白芨(去须)、枳壳(米泔浸一宿.去白),各四两;生大黄一十三两。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丹毒恶肿,时行热毒,发作赤色,瘰倁初发,头目赤痛,暴生障翳,吹奶肿痛。 一切无名恶疮,虽觉所苦细微,不可轻慢,急服此药,并皆内消,更不成脓。……

评论2024-01-20

山甲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山甲内消散”。处方:当归梢 甘草节 大黄各9克 穿山甲(炒)3大片 僵蚕 黑牵牛各3克 土木鳖3个。功能主治: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等症初起未成脓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50毫升,煎取400毫升,空腹时服,滓再煎服。大便行三四次,当吃稀粥淡味饮食为妙。

评论2024-01-18

阳毒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阳毒内消散”。别名:阳消药(《经验方》卷上)。处方:麝香6克 冰片6克 白及12克 姜黄12克 南星12克 甲片12克,樟冰1.2克 轻粉9克 胆矾9克 铜绿12克 漂青黛6克。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别称准,共研极匀。瓷瓶收贮,勿令泄气。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阳证肿疡,疮形高肿,根脚紧束,皮红痛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大便秘结。用法用量……

评论2024-01-18

阴毒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阴毒内消散”。处方:麝香6克 轻粉9克 丁香3克 牙皂6克 樟冰12克 腰黄9克 良姜6克 肉桂3克 川乌9克 甲片9克 白胡椒3克 乳香6克(去油)没药6克(去油)阿魏9克(瓦炒去油)。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别称准,共研极匀,瓷瓶收贮,勿令泄气。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散结消肿。治阴证肿疡,如背疽、脑疽、乳疽、瘰疬、寒湿流注、鹤膝风等,漫肿平塌,根……

评论2024-01-18

吴萸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吴萸内消散”。处方:山萸 吴萸 马蔺花 小茴香 青皮 木香 山药 肉桂。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治足厥阴为寒邪所伤,阴茎萎缩者。用法用量:冲服。

评论2024-01-18

炙粉草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炙粉草膏”。处方:大粉草(120克,用长流水浸透,炭火上炙干,再浸再炙,如此三度,切片)90克 当归身90克。功能主治:治悬痈已成,服药不得内消,服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既溃者即敛。用法用量:水750毫升,慢火煎稠,去滓再煎,稠厚为度。每日9克,腹空时用好热酒2帕毫升服。

评论2024-01-18

茱萸内消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茱萸内消丸”。处方: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 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延胡索各75克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30克 川楝子(锉炒……

评论2024-01-18

茱萸内消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茱萸内消圆”。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炒)、山茱萸(去核),各二两;木香(不见火)一两。炮制:上为细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与膀胱经虚,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伏留不去,脐腹广刺,小肠气痛,奔豚倂癖,疼不可忍,阴核偏大,肤囊……

评论2024-01-18

内消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内消丸”。处方:莪术(炮)三棱(炮)各9克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牵牛(头末)250克 薄荷叶 皂角(不蛀者,水煮软揉取汁,去滓,熬成膏)沉香各15克。制法:上药除皂角、牵牛末外,均研为末,再入牵牛末和匀,用皂角膏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疮肿初生,及瘰疬结核,热毒郁滞。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连翘煎汤送下。

评论2024-01-17

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内消散”。处方:川大黄 黄芩 黄连(去须)黄柏 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干即易之。不过三五度即愈。处方:陈皮 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 (去瓤,麸炒)山楂肉 神曲(炒)砂仁 香附 三 棱 莪术 干生姜。功能主治:治过食生冷硬物,脾不能……

评论2024-01-17

内消昆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内消昆布散”。处方:昆布30克(洗去咸味)海藻30克(洗去咸味)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15克(微炒)连翘15克 防风15克(去芦头)玄参15克 何首乌30克 牵牛子15克(微炒)甘草15克(炙令微赤,锉)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皂荚子仁50枚(微炒令黄)牡荆子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风毒、瘰疬、肿结。用法用量:每于食……

评论2024-01-17

内消沃雪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内消沃雪汤”。处方:青皮 陈皮 乳香 没香 连翘 黄耆 当归 甘草节 白芷 射干 天花粉 穿山甲 贝母 白芍药 金银花 皂角刺各2.4克 木香1.2克 大黄6克。功能主治:治发背,五脏内痈,尻臀诸肿,大小肠痈,肛门脏毒初起,但未出脓,坚硬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水、酒各250毫升,煎取240毫升,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评论2024-01-17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