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连消毒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芩连消毒汤”。处方: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黄芩 荆芥 黄连 防风 羌活 枳壳 连翘 射干 白芷。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治天行大头病。发热恶寒,头项肿痛,脉洪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00毫升,入鼠粘子1撮,再煎一沸,入竹沥、姜汁调服。 先加大黄一二次,后依本方去大黄,加人参、当归调理。
评论2024-01-21
渗湿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渗湿汤”。处方:白术(三钱) 干姜(炮 一钱) 白芍药(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人参(一钱) 桂枝(不见火.半钱) 甘草(炙.半钱)。功能主治: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或多汗恶风,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苍术、白术……
评论2024-01-20
溯源救肾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溯源救肾汤”。处方:熟地12克 炒麦冬4.5克(去心,炒黄)多蒸白术6克 白芍药(酒炒)3克 白茯苓3,6克 生杜仲6克 川续断4.5克 牛膝6克 姜炭1.8克。功能主治:健肾壮腰,调补营卫。治产后肾亏,营卫筋骨失养,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自汗食少,口干咽痛。用法用量:加灯心、莲子,水煎,空腹时温服。 如腹有微痛,加益母草3克,如虚甚者,加人参。
评论2024-01-20
神术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神术汤”。别名:神术散(《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处方:苍术(制)60克 防风60克 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冷。发热恶寒,无汗,脉浮而紧,或风湿表症,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者。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处方:杜藿香9克 制苍术4.5克 新会皮6克(炒香)炒楂肉12克 春砂仁3克(杵)薄川朴6克 ……
评论2024-01-20
通宣理肺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通宣理肺丸”。处方:紫苏叶144g 前胡96g 桔梗?96g 苦杏仁72g 麻黄96g 甘草72g 陈皮96g 半夏(制)72g 茯苓96g 枳壳(炒)96g 黄芩96g。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30~1……
评论2024-01-18
升麻黄芩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升麻黄芩汤”。处方:升麻 葛根 黄芩 芍药各9克 甘草4.5克(炙)。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伤风有汗,头疼,发热恶寒。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18
圣散子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圣散子”。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白术、防风(去芦头)、吴茱萸(汤洗七次)、泽泻、附子(炮裂.去皮.脐.一说去土)、高良姜、猪苓(去皮)、藿香(去枝.土)、苍术、麻黄(去根.节)、细辛(去苗)、芍药、独活(去芦)、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茯苓(去皮)、柴胡(去芦)、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甘草(炙)一两,草豆蔻仁(十个,去皮),石菖蒲半……
评论2024-01-18
阳毒内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阳毒内消散”。别名:阳消药(《经验方》卷上)。处方:麝香6克 冰片6克 白及12克 姜黄12克 南星12克 甲片12克,樟冰1.2克 轻粉9克 胆矾9克 铜绿12克 漂青黛6克。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别称准,共研极匀。瓷瓶收贮,勿令泄气。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阳证肿疡,疮形高肿,根脚紧束,皮红痛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大便秘结。用法用量……
评论2024-01-18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处方:麻黄90g 苦杏仁(炒)120g 石膏270g 甘草90g 黄芩180g 板蓝根180g 北豆根9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味甘、微苦。炮制:以上七味,麻黄、石膏加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苦杏仁等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6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
评论2024-01-18
消石矾石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石矾石散”。别名:消石散(《圣济总录》卷六十),矾石散(《鸡峰普济方》卷九)。处方:消石 矾石(烧)等分。制法:上二味,为散。功能主治:消瘀清热。治女劳疸。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少腹满急,小便难,额上黑,足下热者。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以大麦粥汁和服,一日三次。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备注:本方所治女劳疸证,是由内热血瘀所致。方……
评论2024-01-18
芎苏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芎苏散”。别名:十味芎苏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芷香苏散(《证治准绳·伤寒》卷二)。处方:川芎6克 苏叶 枳壳(麸炒)桔梗 柴胡 半夏(汤泡七次)广陈皮 白茯苓(去皮)各3克 干葛4.5克 甘草(炙)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五味消毒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五味消毒饮”。处方:银花18克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3.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毒蕴蒸肌肤,致生疔疮痈肿。红肿热痛,发热恶寒,舌红脉数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加无灰酒100毫升,再滚二三沸,去滓热服。盖被取汗。备注:方中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清热解毒,凉血……
评论2024-01-18
正柴胡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正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 防风3克 陈皮4.5克 芍药6克 甘草3克 生姜3~5片。药理作用: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响 《中医杂志》1986(2):58,对正柴胡饮进行拆方、组方,以及各构成药味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影响的实验,证明全方有效,单味药仅芍药有作用,全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都能明显削弱全方效应。方中诸药关系复杂,无作用的二药相加可有效果……
评论2024-01-18
元参化毒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元参化毒饮”。处方:元参24克 麦冬15克(去心)桔梗9克 生甘草4.5克 连翘4.5克(去心)升麻4.5克,荆芥穗4.5克 白僵蚕9克(炒)。功能主治:治发热恶寒,头痛发斑,咽痛口渴,烦躁面赤,或腮颊红肿。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麻桂各半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麻桂各半汤”。处方:麻黄78分,桂枝1钱,白芍1钱,甘草1钱,杏仁21粒(去皮尖)。功能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处方:桂枝6g,麻黄3g,赤芍9g,杏仁6g,生甘草4g,大枣6g。功能主治:皮肤瘙痒症。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
麻黄杏仁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麻黄杏仁饮”。处方:麻黄 桔梗 前胡 黄芩 陈皮 半夏各3克 杏仁 细辛各2.4克 防风2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6
麻黄桂心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麻黄桂心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2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石膏1两半,干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中风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汗不出而烦。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评论2024-01-16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处方: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炙)。功能主治: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
评论2024-01-16
六味桂枝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六味桂枝汤”。处方: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1两,石膏1两,干姜(炮)1两,白术(生用)1两,苍术(米泔浸,麸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葱白2寸,豉7粒,同煎至8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评论2024-01-16
利咽解毒颗粒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炮制: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将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