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合剂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正合剂”。处方:瞿麦118g 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 大黄118g 滑石118g 川木通118g 栀子118g 甘草118g 灯心草59g。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
评论2024-02-14
草果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草果散”。别名:草果饮。处方:草果2钱,青皮8分,柴胡8分,黄芩8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胎前疟疾,小腹作痛,口燥咽干。用法用量:草果饮(《经验女科方》)。别名:草果饮。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2两,肉豆蔻1个(面煨)草豆蔻1个(煨)。功能主治:妊娠脏气本虚,宿夹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疒丂)痛,日夜无度。用法用量:草果饮(《保命……
评论2024-02-14
川贝雪梨膏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川贝雪梨膏”。处方:梨清膏400g 川贝母50g 麦冬100g 百合50g 款冬花25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稠厚的斗流体;味甜。炮制:以上五味,梨清膏系取鲜梨,洗净,压榨取汁,梨渣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梨汁合并,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90℃)的清膏;川贝母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
评论2024-02-13
柴胡清肌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柴胡清肌散”。处方:柴胡、黄芩、甘草、荆芥、丹皮、生地、元参、桔梗、赤芍、苏叶、薄荷、前胡。功能主治:退热凉血。主妇人经正行,客邪乘虚所伤,忽然口燥咽干,手足壮热。
评论2024-02-13
防己麻黄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防己麻黄汤”。处方:防己1两1分,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干)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5遍)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芎3分,石膏1两1分(捣),秦艽(去苗土)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1分,桑寄生3分,桂(去粗皮)1两,葛根(锉)3分,甘草(炙,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中风,四肢拘挛,急强疼痛,口燥咽干,舌上白屑,……
评论2024-02-06
二十四味大建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十四味大建中汤”。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桔梗(炒)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1两,陈皮(去瓤)1两,当归(去芦)1两,秦艽(洗净)1两,川芎1两,阿胶(蛤粉炒)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柏子仁1两,草果子1两,乌药1两,白芍药3钱,黄耆(蜜炙)3钱,鳖甲(米醋炙)3钱,地黄(熟煮)3钱,乌梅肉3钱,五味子3钱,槟榔……
评论2024-02-06
黄芩芍药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芩芍药汤”。处方:黄芩 白芍药 白术 干地黄各30克。制法:上药锉于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00毫升,去滓温服。 寒则加生姜,同煎服。处方:黄芩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干地黄1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
评论2024-02-01
黄蓍鳖甲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蓍鳖甲散”。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蓍、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各五两;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三两三钱。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
评论2024-02-01
甘露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甘露丸”。处方:寒水石2斤(烧令通赤,摊于地上出毒1宿),铅霜3分(细研),马牙消3两(细研),龙脑3分(细研),甘草3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末。再入乳钵内,研令极细,用糯米饭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解壅毒,退风热。主风壅痰热,心膈烦燥,夜卧不安,谵语狂妄,目赤鼻衄,口燥咽干;中暑。用法用量:每服半丸,食后以新汲水磨下。处方:舶上硫黄1两,……
评论2024-02-01
甘露圆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甘露圆”。处方:铅白霜、龙脑,各三分;牙硝(枯过)三两,甘草(炙)一两,寒水石(粉)三十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糯米糊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壅痰热。心膈烦躁,夜卧不安,谵语狂妄,目赤鼻衄,口燥咽干,疗中暑,解热毒。用法用量:每服用生姜蜜水磨下半圆,新汲水亦得,小儿一圆分五服,食后。
评论2024-02-01
黄耆鳖甲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鳖甲散”。处方:人参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干地黄(洗,焙干)100克 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 赤芍药 黄耆 甘草(爁)桑白皮各75克 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襕,醋炙)各150克 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100克。制法:上锉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
评论2024-01-31
护胃承气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护胃承气汤”。处方:生大黄3钱,元参3钱,细生地3钱,丹皮2钱,知母2钱,麦冬(连心)3钱。功能主治:温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评论2024-01-29
火府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火府丸”。处方:生干地黄 黄芩 木通各60克 犀角30克 甘草9克(微炙)。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肝二经蕴蓄邪热,口燥咽干,大渴引饮,潮热烦躁,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小便赤涩,癃闭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温开水送下。
评论2024-01-29
化癖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化癖丸”。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石三棱半两,鸡爪三棱半两,广术(煨,锉)半两,木香半两,茯苓(去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3钱半,槟榔3钱,青皮(去白)3钱,荜澄茄3钱,荜茇3钱,硇砂(另研)2钱半,枳实(麸炒,去瓤,生)1两,陈皮(去白),黑牵牛(4两取头末)1两,青礞石半两(另研),香附子(炒)1两,大黄(另取末)1两半。制法:上药除大……
评论2024-01-25
加味肾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肾热汤”。处方:磁石12克 牡蛎12克 生地12克 白术3克 白芍3克 人参3克 元参6克 甘草1.5克。功能主治:滋肾潜阳。治肾火所致的口燥咽干,面红目赤,耳流脓血,不闻人声者。用法用量:用猪肾2枚,煮汤代水煎药,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22
薯蓣纳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薯蓣纳气汤”。处方:生山药30克 大熟地15克 萸肉15克(去净核)柿霜饼12克(冲服)生杭芍12克 牛蒡子6克(炒,捣)苏子(炒,捣)6克 甘草6克(蜜炙)生龙骨15克(捣细)。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养阴定喘。治肾阴虚不纳气,喘逆痰鸣,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山药补肾兼能补肺,且有收敛之功,治阴虚气喘之功最弘;配以地黄……
评论2024-01-20
人参黄蓍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黄蓍散”。处方:天门冬(去心)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知母、桑白皮(炒)、赤芍药、黄蓍、紫菀、甘草,各十五两;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秦艽(去土)、生干地黄、地骨皮,各二十两;人参、桔梗,各十两;鳖甲(去裙.醋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
评论2024-01-20
逍遥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逍遥散”。处方: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
评论2024-01-18
左归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左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药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 茯苓4.5克 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阴衰阳盛。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服。 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6克;血滞者,加丹皮6克;心热而躁者,加玄参6克;脾热易……
评论2024-01-18
洋参保肺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洋参保肺丸”。处方:罂粟壳120g 五味子(醋炙)30g 川贝母60g 陈皮60g 砂仁30g 枳实60g 麻黄30g 苦杏仁60g 石膏30g 甘草60g 玄参60g 西洋参粉45g。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上十二味,除西洋参粉外,其余罂粟壳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西洋参粉配研均匀,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
评论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