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早起臭怎么办?中医帮你缓解尴尬!
晨起口干口苦口臭,中医帮你缓解尴尬。

评论2024-05-04

臭的原因
中医所说的“火”或“热”,是在描述一种功能的“亢进”现象。口腔中的消化菌和消化酶,使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就能被初步消化。这而种辅助消化的菌和酶,在口腔的高酸度环境下,其功能(能力)就特别“亢进”(活跃),从而对口腔中的一切有机物质如食物残留,包括唾液中的有机营养,进行了深度消化,随后,这种被深度消化过的物质接触空气后,很容易氧化变成腐败物质,这就是形成口臭的原因。

评论2024-05-04

补黄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黄散”。处方:人参1钱,白术(炒)1钱,白芍药(炒黄)5分,陈皮5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妇人脾胃虚热,口舌生疮,畏冷饮食。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评论2024-02-27

贝母元参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贝母元参汤”。处方:贝母3钱,元参3钱,甘草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口疮热肿。用法用量:煎半杯,热漱徐咽。 热甚,加黄连、石膏。

评论2024-02-27

贝母瓜蒌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贝母瓜蒌散”。处方:川贝2钱,瓜蒌仁1钱5分,山栀1钱,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小儿内热,夜热潮热,昼轻夜重,或口渴,或腹胀,或盗汗,症因伏燥者。用法用量:热甚,加川连8分;痰多,加胆星5分。处方:贝母、瓜蒌霜、茯苓、橘红、桔梗。功能主治:肺火壅遏头眩。各家论述:贝母、瓜蒌辛苦以宣肺壅,茯苓、橘红甘辛以通肺气,桔梗上开肺郁,而痰饮自……

评论2024-02-27

贝母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贝母饮”。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 紫菀(去苗)桑白皮 桔梗(炒)各30克 麦门冬(去心,焙)45克 大黄(蒸)22.5克 甘草(炙)15克。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功能主治:主肺脏有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别名:贝母汤。处方:贝母(去心)1两半,百合1两半……

评论2024-02-27

败毒良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败毒良方”。处方:黄芩2钱,当归2钱,广胶2钱,怀生地黄3钱,枳壳2钱,连翘2钱,怀牛膝2钱,穿山甲2钱(酒炒)。功能主治:一切大毒,痈疽,发背,疔毒,鱼口,对嘴,无名肿毒。用法用量:水3碗,煎1碗服之,吃药后随量饮酒,轻者23服,重者57服。未成形者,服之即消;已成形者,服之易脓易愈。注意:孕妇忌服。

评论2024-02-27

败铜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败铜散”。处方:化铜旧罐(为末)。功能主治:收湿水。渗湿祛痒,敛疮。主蟮拱头已破后,风袭患口,脓水不干,愈之又发,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洗净患上,香油调茶。注意:忌鱼腥发物。

评论2024-02-27

鳖甲五味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鳖甲五味散”。处方:鳖甲3两(生用),常山2两,甘草2两(炙),松萝2两,桂心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疟疾。头痛,骨肉酸楚,手足逆冷,口鼻喉舌干,好饮水,毛耸,腰脊强,欲反拗,小便赤,但先寒后热,发作有时,经7日以后者。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煮乌梅汤送下,每日2次。稍稍加之,以得吐为限。注意:忌人苋、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评论2024-02-27

鳖甲养阴煎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鳖甲养阴煎”。处方:鳖甲 龟版 干地黄 枸杞 麦冬 杭芍各9克 首乌藤15克 地骨皮 茯神各9克 丹皮6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主妇人阴虚血亏,经闭不行,两颧色红,潮热盗汗,心烦不寐,手心热,口干唇红,苔薄而黄,脉细数。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2-27

鳖甲麦煎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鳖甲麦煎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大黄(湿纸裹煨熟)1两,常山1两,柴胡(去苗)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酒浸1宿,切,焙)1两,干漆(炒烟出)1两,白术1两,生干地黄(焙)1两,石膏1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男女骨蒸,妇人血风,攻注四肢,心胸烦壅,口臭肌热,黄瘦盗汗。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小麦50粒,水1盏……

评论2024-02-27

鼻窦炎服液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鼻窦炎口服液”。处方: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性状:为深棕黄色至深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味苦。炮制:上十四味,辛夷、荆芥、薄荷、柴胡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药渣与其余桔梗等十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芳香水与……

评论2024-02-27

补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胃汤”。别名:补胃煮散。处方:防风2两,柏子仁2两,细辛2两,桂心2两,橘皮2两,芎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胃中虚寒,腹痛肠鸣,面目浮肿,少气口苦,身无光泽,失眠,恶寒。用法用量:补胃煮散(《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处方:黄耆(蜜炒)2钱,人参5分,甘草(炙)2钱,当归5分,神曲(炒)7分,柴胡3分,升麻2分,苍术(米泔浸……

评论2024-02-25

补脾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脾丹”。处方:干山药(一半炒黄色,一半生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米饮调下。

评论2024-02-25

补脾化食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脾化食汤”。处方: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陈皮1钱,甘草1钱,麦芽(炒)1钱,山楂1钱,神曲(炒)1钱,枳壳1钱,砂仁8钱,藿香8钱,桂枝8钱,广香3分,茯苓1钱半。功能主治:一切饮食停滞,胸腹胀满,气口脉独沉大者。用法用量:温服。如宿食在胸者,用此汤服1碗,以指探喉取吐,再服再吐,以尽为度;若在中下焦,胀痛拒按者,加生大黄34钱下之,不应……

评论2024-02-25

补虚黄耆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虚黄耆汤”。处方:人参3两(去芦),当归3两(去芦),白术3两,黄耆3两,桂3两(去粗皮),甘草3两(炙),白芍药6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诸虚不足,少腹急病,胁肋(月真)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满短气,腰背强痛,骨肉酸疼,行动喘乏,不能饮食,或因劳伤过度,或因病后不复。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

评论2024-02-25

补阴清痢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阴清痢饮”。处方:大熟地5钱或8钱,当归3钱(酒炒),炙甘草5分,山萸肉3钱(酒炒),白芍3钱(酒炒),杜仲3钱(炒),干姜1钱5分(炒黄),广木香1钱(煨)。功能主治:阴虚久痢不止,身热腹不痛,口渴舌干,腰腿酸软无力。用法用量:车前子3钱为引,水煎服。1服轻,再服又轻,4服全愈。 手足冷腰痛,加制附子1钱5分,盐水炒补骨脂2钱;如痢不止,加鹿角……

评论2024-02-25

补阴煎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阴煎”。处方:生熟地黄、麦冬、当归、白芍、阿胶、龟胶、党参、炒谷芽、枳壳。功能主治:阴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唇焦,口燥无津,脉细数无力。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25

补肺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肺汤”。处方:黄耆30克 甘草 钟乳 人参各12克 桂心 干地黄 茯苓 白石英 厚朴 桑白皮 干姜 紫菀 橘皮 当归 五味芋 远志 麦门冬各15克 大枣20枚。制法:上十八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则吐血者。用法用量:以水1.5升,煮取5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一服。处方:款冬……

评论2024-02-18

白术六一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术六一汤”。处方:白术(去芦)六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侾胀,口苦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 常服育神温胃,逐湿消痰。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或沸汤点服亦得。 不以四时,并宜服之。

评论2024-02-16

« 上一页 3/10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