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临证当首分外感内伤

评论2024-05-15

经方治疗外感发热

评论2024-05-05

表里双清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表里双清汤”。处方:薄荷3钱,延胡索3钱,五灵脂4钱,麻黄3钱,桂枝3钱,广木香3钱,厚朴4钱(姜汁炒),枳实3钱,通草1钱。功能主治:伤寒12日,胸胁即痛者。此系先有怒气,愤满于中,以致五内不和,元阳失守,其外卫之元阳,因之不密,遂致外感寒邪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以薄荷、麻黄、桂枝散其表邪;以木香、元胡、灵脂、厚朴、枳实散其中宫结……

评论2024-02-27

败毒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功能主治: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用法用量:上……

评论2024-02-27

补阴益气煎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阴益气煎”。处方:人参3~9克 当归6~9克 山药(酒炒)6~9克 熟地9~15克或30~60克 陈皮3克 炙甘草3克 升麻0.9~1.5克 柴胡3~6克。功能主治:主劳倦伤阴,精不化气,或阴虚内乏,以致外感不解,寒热痰疟,或防虚便结不通。 火浮子上者,去升麻,无外邪者,去柴胡。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2-25

白草枇杷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草枇杷饮”。处方:白花蛇舌草50克,生枇杷叶9克,当归9克,生栀仁9克,白芷6克,桑白皮12克,黄柏9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理湿热,解毒散结。主肺胃湿热,外感毒邪。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2-16

百御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百御丸”。处方:真茅术20两(米泔浸,米拌抄),甘草20两(生、炙各半),半夏20两(姜制),云茯苓20两,白扁豆10两(炒),厚朴10两(姜汁炒),麦芽10两(炒),香附10两(制),山楂炭10两,广藿香10两,神曲10两,陈皮8两,枳壳(麸炒)8两,黄芩8两(酒炒),防风8两,桔梗8两,苏叶8两,薄荷8两。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姜、枣汤为丸。功能……

评论2024-02-16

百解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百解散”。处方:干葛75克 升麻 赤芍药各60克 黄芩30克 麻黄22.5克 薄桂(去粗皮)7,5克 甘草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外感风寒,鼻流清涕,头痛发热,昼轻夜重。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葱1根,煎至100毫升,温服。 风热盛者,加薄荷。处方:前胡1两,柴胡1两,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羌活1两,……

评论2024-02-16

荸荠酒酿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荸荠酒酿”。处方:酒酿100克 鲜荸荠10个。制法:将酒酿与荸荠(去皮,切片),加水少许,煮熟。功能主治:清热,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小痘以及风热外感。用法用量:吃荸荠饮汤。每日分2次服。

评论2024-02-16

外感风寒型呕吐-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突发呕吐,脘腹满闷,可兼有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楚或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评论2024-02-14

外感风热型呕吐-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外感风热,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g,连翘9g,竹叶6g,薄荷(后下)6g,荆芥9g,芦根15g,姜竹茹9g,陈皮6g,半夏9g。

评论2024-02-14

外感暑湿型呕吐-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突发呕吐,脘腹满闷,可兼有胸脘痞闷,身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评论2024-02-14

保胎益母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保胎益母丸”。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功能主治:饮食劳倦所伤,或因外感风寒,或负重闪挫跌仆,或房事相犯,或郁怒伤肝脾,以致……

评论2024-02-14

八仙妙应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仙妙应丹”。处方:雷丸1两,锡灰1两半,白芜荑1两,木香1两(不见火),锦纹大黄1两,槟榔12两(鸡心者),使君子1两(取净),黑丑头末3两(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加葱白1斤,煮沸,露1宿,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驱虫,化积,消气。主男子、妇人、小儿外感内伤,以致水谷停留肠胃,生虫成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疟痢黄疸,水肿臌胀,膈噎翻胃;妇人……

评论2024-02-14

宝咳宁颗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宝咳宁颗粒”。处方:紫苏叶30g 桑叶30g 前胡60g 浙贝母30g 麻黄30g 桔梗30g 天南星(制)60g 陈皮30g 苦杏仁(炒)60g 黄芩60g 青黛21g 天花粉60g 枳壳(麸炒)60g 山楂(炒)45g 甘草15g 牛黄3g。性状:为灰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炮制:上十六味,除牛黄外,取紫苏叶、陈皮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

评论2024-02-14

扁桃Ⅰ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扁桃Ⅰ号”。处方:九里明12克,一点红9克,射干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外感风热,或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火热上攻咽喉。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2-14

« 上一页 1/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