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橘皮枳术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橘皮枳术丸”。别名:橘红枳术丸。处方:橘皮1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白术2两。制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食积兼痞。用法用量:橘红枳术丸(《赤水玄珠》卷五)。

评论2024-01-23

破积导饮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破积导饮丸”。处方:槟榔 陈皮(去白)广木香 青皮(去白)枳壳(麸炒)枳实(麸炒)广茂(炮)半夏(泡七次)京三棱(炮)神曲(炒)麦蘖(炒)干生姜 茯苓(去皮)甘草(炙)泽泻各15克 牵牛(头末)6克 巴豆(去心、膜)3个(取霜)。制法:上药为末,入巴豆和匀,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用法用量:每服30丸,……

评论2024-01-21

生姜泻心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姜泻心汤”。处方:生姜、黄芩、人参(去芦)、干姜(炮),各二钱。半夏、黄连、大枣(三枚)。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气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不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 干姜3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洗)黄连3克 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和胃消痞,散……

评论2024-01-20

强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强中汤”。处方:干姜(炮,去土)白术各30克 青皮(去白)橘红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炒)甘草(炙)各15克 草果仁 丁香各9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中消痞。治脾胃不和,食啖生冷,过饮寒浆,以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甚则腹痛者。用法用量:每次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温……

评论2024-01-20

托里温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托里温中汤”。处方:沉香 丁香 益智仁 茴香 陈皮各3克 木香4.5克 甘草(炙)6克 羌活 干姜(炮)各9克 黑附子(炮,去皮、脐)12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痈疽阳虚内陷,脓汁清稀,皮肤不温,心下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则呕吐,呼吸短促,呃逆不绝,时发昏愦。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18

十枣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十枣汤”。处方:芫花(熬)甘遂 大戟各等分。制法:上药各别捣为散。功能主治:攻逐水饮。治悬饮或支饮,停于胸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梗,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肿腹胀,二便不利,属于实证者。现用于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强人每服1克,羸人0.5克。用水300毫升,先煮肥大枣10枚,取240毫升,去滓,纳人药……

评论2024-01-18

小半夏加茯苓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处方:半夏18克 生姜15克 茯苓9克。功能主治: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评论2024-01-18

小半夏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半夏汤”。处方:半夏18克 生姜15克。功能主治:和胄降逆,消痰蠲饮。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处方:半夏18克 生姜15克 橘皮12克(一方用人参)。制法:上三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胸中有寒,痰饮内停,胸胁痞满,呕逆,食物不下。用法用量:以水一升,煮取60……

评论2024-01-18

小陷胸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陷胸汤”。处方:半夏(汤泡.五钱) 黄连(二钱) 栝楼实(三钱)。功能主治:小结胸病,心下痞满而软,按之则痛,脉浮滑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先煮栝楼至一钟半,后入诸药,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栝楼实(大者)30克。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

评论2024-01-18

旋复代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旋复代赭汤”。别名:旋复代赭石汤(《普济方》卷一二七)、代赭旋复汤(《医方集解》)。处方:旋复花9克 人参6克 代赭石12克 甘草9克(炙)半夏9克(洗)生姜10克 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备注:方中旋……

评论2024-01-18

旋覆代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旋覆代赭汤”。处方:旋覆花、代赭石、半夏(汤泡)、人参,各二钱。甘草(炙.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十片,红枣七个,煎至一钟,不拘时服。配方组成:旋覆花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生姜五两(15克);代赭石一两(9克);甘草炙,三两(6克);半夏洗,半升(9克);大枣擘,12枚(4……

评论2024-01-18

消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痞丸”。处方:黄连(去须,拣净,炒)18克 黄芩(刮去黄色)18克 姜黄 白术各30克 人参12克 炙甘草6克 缩砂仁9克 枳实(麸炒黄色)15克 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 半夏(汤洗七次)12克 曲(炒黄色)6克。制法: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化温,健脾消痞。治温热内阻,脾胃不和,心下痞闷。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

评论2024-01-18

消痞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痞汤”。别名:木香化滞汤(《兰室秘藏》卷上)。处方:枳实(炒)当归梢各0.6克 陈皮 生姜 木香各0,9克 柴胡1.2克 草豆蔻 炙甘草各1.5克 半夏3克 红花少许。功能主治:理气化滞,和胃消痞。治忧气郁结中脘,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部微痛。用法用量:上为粗末,作一服。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评论2024-01-18

中满分消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中满分消汤”。处方:川乌 泽泻 黄连 人参 青皮 当归 生姜 麻黄 柴胡 干姜 荜澄茄各0.6克 益智仁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各0.9克 黄耆 吴茱萸 厚朴 草豆蔻仁 黄柏各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中满寒胀,寒疝,腹中冷,心下痞,大小便不通,四肢逆冷,食入反出,虚烦躁动,下肢不收。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热服。……

评论2024-01-18

朱砂安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朱砂安神丸”。别名:黄连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处方:朱砂12克 黄连15克 生甘草7.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津唾咽下。组成:朱砂五钱(15克)另研,水飞为衣;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8克);炙甘草五钱半(16.5克);生地黄一钱半(4.……

评论2024-01-18

枳壳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枳壳散”。处方: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 香附子30克(麸炒,舂去皮)槟榔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滞食阻,心下痞闷或作痛,多噫败卵气。用法用量:每服6克,米饮调下,一日三次,不拘时候。处方:枳壳(去瓤,锉,麸炒)荆三棱 橘皮(去白)益智仁 蓬莪术 槟榔 肉桂(不见火)各30克 干姜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青皮(去白)……

评论2024-01-18

木防己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木防己汤”。别名:防己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处方:木防己9克 石膏(鸡头子大)12克 桂枝6克 人参12克。功能主治:行水散结,补虚清热。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不愈者。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出处:木防己汤,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防己桂枝汤”“汉防……

评论2024-01-16

木香化滞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木香化滞汤”。处方:半夏30克 草豆蔻仁 甘草(炙)各15克 柴胡12克 木香 橘皮各9克 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6克 红花1.5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注意:服药期间,忌酒及湿面。处……

评论2024-01-16

健胃驱风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健胃驱风散”。处方:良姜4钱,小茴香4钱,桂4钱,芦荟2钱,胡椒1钱。制法:上合末。功能主治:胃虚腹痛,心下痞硬,便秘。用法用量:且服2钱。

评论2024-01-16

加减圣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圣效散”。别名:加减圣功散。处方:卜子(炒)8钱,砂仁(炒,研)8钱,槟榔8钱,陈皮8钱,延胡8钱,厚朴5钱,防风5钱,苍术5钱,藁本5钱,藿香叶5钱,柴胡5钱,独活5钱,石菖蒲5钱,泽泻5钱,枳壳5钱,细辛5钱,草豆蔻(去壳)10个。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时疫风湿,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外寒内热,肢节拘急,头项腰脊疼痛,发……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