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真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朝真丹”。处方:硫黄(生.研细)三十两,朱砂(研为衣)三两一钱,白矾(煅)七两半。炮制:上令研匀,用水浸,蒸饼为圆,如梧桐子大,以前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内受风泠,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暴下,日夜无度,肠鸣腹痛,手足厥寒。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米饮下,不计时候,夏月宜备急。处方:硫黄(生,研细)30两,白矾(煅)7两半,朱砂(研,为……
评论2024-02-13
当归腊茶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当归腊茶散”。处方:细芽茶半斤,川百药煎5个(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吹炙煿,或饮食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大便下利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久患酒毒便血诸疾,一切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腊茶散,但方中无当归,疑脱。
评论2024-02-08
丁香豆蔻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丁香豆蔻散”。处方:京三棱(炮)、木香(不见火)、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人参、干姜(炮)、茯苓(白者.去皮),各五两;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甘草(炙)、丁香,各三两半;苍术(去皮)七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宿寒停积,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胸满短气,呕逆恶心,胁肋胀满,腹内虚鸣,饮食减少,……
评论2024-02-07
黄芽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芽丸”。处方:人参60克 焦干姜9克。制法:上药研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用法用量:常嚼服之。处方:制谷芽4两(半生半炒。制法:用糯谷34升,韭叶捣汁浸数日,候谷出芽,取起筛盛,微日晒略干,即以韭菜汁洒之,以芽带绿色为度,晒干听用),人参1两(如不用,以党参、黄耆代之),芡实……
评论2024-02-01
固胎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固胎饮”。处方:白术 当归 白芍 熟地各6克 人参川芎 条芩 陈皮各1.5克 甘草 砂仁 紫苏各0.6克 生姜2片。功能主治:治胎气不安,或腹微痛,或腰作痛,或饮食不喜。用法用量:水煎服。处方:地黄半钱,归身2钱,人参2钱,白芍2钱,白术1钱半,川芎5分,陈皮1钱,黄芩半钱,甘草3分,黄连少许,黄柏少许,桑上羊儿藤7叶(圆者)(1本无黄芩)。功能主……
评论2024-02-01
归术保产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归术保产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5分,川芎1钱,白芍(酒洗)1钱,熟地黄(酒蒸)1钱,白术(去芦,炒)1钱,甘草(炙)3分,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干姜(炒黑)8分,香附米(重便炒)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产后气血虚损,脾胃怯弱,或恶露不行,或去血过多,或饮食失节,或怒气相冲,以致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心烦喘急,心腹疼痛……
评论2024-02-01
姜附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姜附丸”。处方:香附子1斤(大者,去毛皮,泔浸3宿,春夏1宿,滤出水,净洗,入银石器内用井水煮,上有2寸分水方可,入大蒜20枚,去皮铺在上,慢火煮,候蒜烂,以竹箸搅,以蒜汁干为度,滤出焙干用),神曲(炒黄)4两,干姜(生)4两,荜茇2两,丁皮2两,胡椒2两,缩砂仁2两。制法:上为末,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壮实脾胃,进美饮食。主脾胃气弱,……
评论2024-01-23
荠苨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荠苨汤”。处方:荠苨4两,茯苓1两,蔓菁子1升,芍药1两,人参1两,蓝子1两,黄芩1两,甘草(炙)1两。功能主治:石毒或年20年30年而发者,或栗栗如寒,或饮食,或不饮食。若服紫石英发毒者,热闷惽惽喜卧,起止无气力,或寒,皆腑气所主,藏气不和;矾石发热者,燥而战;石硫黄发热者,郁郁;如热极者,身并破裂。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圣济总录》引作“芍药汤”……
评论2024-01-21
温降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温降汤”。处方:白术9克 清半夏9克 生山药8克 干姜9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杭芍6克 川厚朴4.5克 生姜6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治胃寒而气不降,吐血、衄血,脉虚濡而迟,或饮食停滞胃口,不能消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万金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万金饮”。处方:陈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罂粟壳(去蒂.盖.半生.半蜜炙),各等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风寒,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呕吐泄泻,胁肋胀满,肠内虚鸣,及肠胃受湿,脓血相杂,下如豆汁,或下瘀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饮食减少,渐至瘦弱,并能治之。用法用量:每服四钱,先用沸汤泡盅热,又于碗内盛重汤,坐盏在内,却抄……
评论2024-01-18
五德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五德丸”。处方:补骨脂120克(酒炒)吴茱萸(制)160克 木香60克 干姜(炒)120克 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乌药亦可)60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飧泄鹜溏;或暴伤生冷,或受时气寒湿,或酒湿伤脾,腹痛作泻,或饮食失宜,呕恶痛泄。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甚者百余丸,白开水或人参煎汤或米汤送……
评论2024-01-18
毓麟珠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毓麟珠”。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 芍药(酒炒)各60克 川芎 炙甘草各30克 当归 熟地(蒸,捣)菟丝子(制)各120克 杜仲(酒炒)鹿角霜 川椒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腹时用酒或白汤送下。亦可为小丸吞服。 如……
评论2024-01-18
罂粟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罂粟汤”。处方:艾叶(去梗)、黑豆(炒.去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罂粟壳(去蒂.蜜炙)四两。炮制:上件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或饮酒过度,脐腹?h,泄泻肠鸣,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频并,饮食减少,及肠胃受湿,膨胀虚鸣,下如豆汁,或下鲜血,并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
评论2024-01-18
九炁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九炁丹”。处方:熟地24O克 制附子120克 肉豆蔻(面炒)60克 焦姜 吴茱萸 补骨脂(酒炒)荜茇(炒)五味子(炒)各60克 粉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自空为丸,或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或暴伤生冷,或受时气寒湿,或酒湿伤脾,腹痛泄泻;或饮食失宜,呕恶痛泻等症征情较重者。用法用量:每服 60~100丸,温开水送下……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