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橘皮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橘皮汤”。别名:生姜橘皮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处方:橘皮6克 生姜12克。功能主治:行滞,止呕。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下咽即愈。别名:橘参散(《普济方》卷十五)、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处方:甘草15克 人参7.5克 陈橘……

评论2024-01-23

加味当归补血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当归补血汤”。处方:炙耆1两,党参(去芦,米炒)4钱,当归3钱,干姜(炒)2钱,附子(制)3钱。功能主治:胞衣下后,血脱而晕,眼闭口开,手足厥冷者。处方:当归身5钱(炒),炙耆5钱,党参5钱,乌梅5个(去核)。功能主治:产后大汗。处方:黄耆5钱,当归3钱,炙草钱半,防风钱半(盐水炒),羌活钱半(砂糖炒),竹沥1杯(冲),姜汁1杯(冲)。功能主治……

评论2024-01-22

均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均气汤”。处方:白术(米泔浸,细锉,焙干,微炒)2两,天台乌药(细锉,微炒)2两,人参1两,青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锉)1两,白芷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表里未解,荣卫气逆,手足厥冷,上喘阴证;霍乱吐泻,非时腹胀;年高荣卫虚弱,脏腑不和,膀胱紧急,腰腿痹痛;妇人产后劳冷。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

评论2024-01-22

三仙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三仙散”。处方:干姜 大附子(炮,去皮、脐)官桂。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阴症腹痛,手足厥冷。用法用量:每服9克,滚酒调服。

评论2024-01-18

三建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三建丹”。处方:阳起石(火煅通红)、附子(炮.去皮.脐)、钟乳粉,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和匀,用糯米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壮元阳,补真气。治劳伤虚损,下经衰竭,肾气不固,精溺遗失,脏腑自利,手足厥冷,或脉理如丝,形肉消脱,或恶闻食气,声嘶失音。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米饮送下,食前服。注意:忌豉汁、羊血。

评论2024-01-18

乌头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乌头煎”。别名:大乌头煎(《金匮要略》卷上)。处方:乌头大者10克(熬去皮,不哎咀)。功能主治:破积,散寒,止痛。治寒疝绕脐腹痛,若发则冷汗出,手足厥冷,脉沉紧者。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400毫升,煎令水气尽,取400毫升。强人服140毫升,弱人服100毫升。不愈,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备注:方中乌头大辛大热,善治沉……

评论2024-01-18

乌梅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乌梅丸”。处方: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药理作用: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

评论2024-01-18

正元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正元丹”。处方:附子 干姜 良姜 乌头各120克 胡椒 荜澄茄 人参 红豆蔻 白术 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诃子、川椒各30克,无桂枝)。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涎;症瘕积聚,上下奔冲;腹胀肠鸣,泄泻滑肠,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气寒;及膈间停水,胁下饮癖,眩……

评论2024-01-18

镇阴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镇阴煎”。处方:熟地30~60克 牛膝6克 炙甘草3克 泽泻4.5克 肉桂3~6克 制附子1.5~2.1克,或3~9克。功能主治: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冷服亦治格阳喉痹上热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服。 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3~6克;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速……

评论2024-01-18

益智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益智散”。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炮制:上为散。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

评论2024-01-18

秘精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秘精丸”。别名:秘元丹(《御院药方》卷六)。处方:灵砂(水飞)龙骨(火煅,飞)各30克 缩砂仁 诃子(最小者,热灰略炮,取出,捶取肉)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助阳消阴,正气温中。治冷气攻心,胁肋胀满,脐腹刺痛,呕逆泄泻,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衰微,手足厥冷者。用法用量:每服15~30丸,早晨温酒下,临卧熟水下。……

评论2024-01-16

灵宝妙应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灵宝妙应丹”。处方:当门子9钱,火消6钱,大梅片9钱,西黄3钱,腰黄1两8钱,荜拨3钱,擘砂3两,硼砂1两8钱。制法:上为细末。以小口瓷瓶收藏,勿令泄气。功能主治:一切痧证,霍乱吐泻,吊脚转筋,牙关紧闭,手足厥冷。用法用量:病重者,用此丹少许纳入脐内,以清冷膏盖之,轻者用少许吹入鼻孔内。

评论2024-01-16

灵通万应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灵通万应丹”。别名:平安如意丹、灵宝如意丹。处方:真蟾酥(舐之舌即麻者真)2两,茅术(小而有朱点者,米泔浸,炒焦黄)3两,明天麻(蒸、晒)3两6钱,麻黄(去根节、晒)3两6钱,明雄黄(水飞)3两6钱,朱砂(水飞)3两6钱,锦纹大黄(晒)6两,甘草(去皮)2两4钱,丁香(不拘公母)6钱,麝香3钱(1方加犀黄3钱)。制法:上为细末,以蟾酥烧酒浸化,泛为……

评论2024-01-16

理中吴茱萸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理中吴茱萸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功能主治:太阴自利不渴,痰多而吐,或手足厥冷,胸满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6

健胃开涎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健胃开涎散”。别名:健土开涎散。处方:茯苓3钱,白术2钱,苡仁2钱,人参5分,花粉5分,陈皮2分,干姜2分,砂仁1粒。功能主治:小儿气逆痰壅,经脉闭塞,手足厥冷,如慢惊者。用法用量:健土开涎散(《辨证录》卷九)。

评论2024-01-16

加味参耆术附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参耆术附汤”。处方:人参3钱,黄耆2钱5,白术2钱,附子5分,木香5分,当归1钱5分,川芎1钱,陈皮(炒)1钱,甘草(炙)1钱,豆蔻(煨)1个,茯苓1钱半,干葛1钱半,诃子2个,芍药1钱5分,糯米300粒。功能主治:痘疮表里俱虚,吐泻作渴,手足厥冷。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水煎服。注意:非犯里虚,寒战咬牙、吐泻,头温足冷者,不可服。

评论2024-01-16

桂心白术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桂心白术汤”。处方:白术 桂心 附子(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头)芎藭 甘草(炙微赤,锉)各4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片,大枣3枚,同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16

艾硫丸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艾硫丸”。处方:熟艾10两(用糯米1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2两,生硫黄(别研极细)2两,干姜10两(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养正,补真益脾。主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乱吐利,自汗气急,下元久虚,小便频数;妇人冲任不足,月水衍期,腹胁刺痛,崩漏带下,全不思饮食;……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