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救急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救急丹”。处方:藿香10两,苍术10两,公丁香2两,沉香2两,五倍子4两,山慈姑4两,千金子霜4两,红芽大戟4两,木香4两。制法:上为细末,兑入雄黄、朱砂(上衣用)各2两,麝香、冰片各3钱(均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祛暑止呕,息痛利水。主中暑呕吐,腹痛水泻。用法用量:用方内朱砂加滑石15两为衣。每服1钱,温开水送下。注意:忌食生冷,孕……

评论2024-01-23

椒茶饼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椒茶饼”。处方:川椒(去目,隔纸焙)3两,芽茶1两5钱,桑白皮末1两半,飞罗面1两5钱(炒)。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作饼,每重1钱许。功能主治:止呕吐。主翻胃。用法用量:细嚼,米饮下。

评论2024-01-23

橘皮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橘皮汤”。别名:生姜橘皮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处方:橘皮6克 生姜12克。功能主治:行滞,止呕。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下咽即愈。别名:橘参散(《普济方》卷十五)、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处方:甘草15克 人参7.5克 陈橘……

评论2024-01-23

济急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济急散”。处方:附子1枚(切下盖,取出肉,纳丁香在内)丁香49枚。制法:上药二味,用生姜自然汁略浸,同入瓷瓶中,重汤煮之令干,捣为细末,过筛。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脾胃虚寒,痰饮留滞,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克,含化咽津。

评论2024-01-23

加味玉露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玉露散”。处方:桂枝1钱半,石膏1两,猪苓4钱,泽泻4钱,藿香3钱,朱砂2钱,琥珀2钱,甘草2钱,滑石8钱,白术6钱,云苓6钱,寒水石6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和胃止呕,利湿止泻。主胃肠诸热,暑湿吐泻,头晕自汗,腹痛口渴。用法用量:成人每服2钱,小儿3分至1钱,白开水送下。注意:孕妇忌服。

评论2024-01-22

生姜乌梅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姜乌梅饮”。处方:乌梅肉 生姜各1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乌梅肉、生姜、红糖加水200克煎汤。功能主治:和胃止呕,生津止渴。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妊娠呕吐。用法用量:将乌梅肉、生姜、红糖加水200克煎汤。

评论2024-01-20

生姜半夏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姜半夏汤”。处方:半夏9克 生姜汁15毫升。功能主治:和胃化饮,降逆止呕。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半夏取400毫升,纳生姜汁,煮取300毫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评论2024-01-20

生姜大蒜炖红糖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姜大蒜炖红糖”。处方:大蒜 红糖各10克 生姜2片。制法:将上各味加清水半碗,隔水炖熟,去渣即成。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止呕。适用于百日咳。用法用量:1日内分2~3次服完。

评论2024-01-20

缩砂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缩砂汤”。处方:缩砂仁(不见火)、甘草(炒),各十二两(一本作各二两);桔梗(焙)六十两,丁香皮(不见火)六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腹胀满,呕逆恶心,饮食无味,脾胃不和,酒食多伤,呕吐不止。 常服消滞气,宽胸膈,健脾胃,进饮食,止呕吐。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食前。处方:缩砂 黄连 木贼各等分……

评论2024-01-20

苏叶黄连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苏叶黄连汤”。处方:川连0.9~1.2克 苏叶0.6~0.9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和胃止呕。治湿热症,呕恶不止;亦治妊娠恶阻。用法用量:煎汤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妇科学》补。

评论2024-01-20

人参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散”。处方:干葛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一两;木香、甘草(炙)、藿香叶,各一分。炮制:上件为末。功能主治:治中和气,止呕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处方:人参30克(去芦头)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22克 桂心22克 柏子仁……

评论2024-01-20

温清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温清丸”。别名:温六丸(《医学正传》卷二)。处方:干姜30克 滑石 甘草各60克。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温散寒湿,止呕止泻。治寒湿阻于脾胃,呕吐泄泻。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温开水送下。

评论2024-01-18

消乳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乳丸”。处方:香附(炒)30克 甘草(炙)15克 陈皮(去白)15克 缩砂仁30克 神曲(炒)30克 麦蘖(炒)30克。制法:上为末,泡雪糕丸,如黍米大,七岁以上绿豆大。功能主治: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治小儿伤食不化,呕吐,脉沉者。用法用量:每次服30丸,食后姜汤下。

评论2024-01-18

止呕人参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止呕人参汤”。处方:人参 萎蕤 黄芩 知母 茯苓各9克 白术 橘皮 生芦根 栀子仁各12克 石膏24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下焦热气上逆,呕吐不禁,名曰走哺。用法用量:以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

评论2024-01-18

止逆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止逆丸”。别名:止呕丸(《普济丸》卷一六四)。处方:沉香 丁香 水香 吴莱萸(洗,焙干)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各15克 水银 硫黄各30克(二味研令砂子星尽为度)。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汁调糊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温中化饮,降逆止呕。治停寒积饮,呕吐痰水。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评论2024-01-18

竹皮大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竹皮大丸”。处方:生竹茹15克 石膏15克 桂枝7.5克 甘草18克 白薇7.5克。制法:上五味,为末,枣肉和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清热止呕,安中益气。治妇人产后虚热,心烦不安,恶心呕吐。用法用量:以饮服1丸,日三夜二服。 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7.5克。备注:方中竹茹、石膏清胃热,止呕逆;白薇清虚热;桂枝平冲逆;甘草、大枣安中益气,调和诸……

评论2024-01-18

醉乡宝屑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醉乡宝屑”。处方:陈皮 缩砂各120克 红豆48克 甘草(炙)72克 生姜500克(以上并哎咀)盐30克 丁香3克(锉)白豆蔻仁30克(碎)。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宽中化痰,止呕解酲。治呕吐恶心,酒醉。用法用量:每服少许,细细嚼下。

评论2024-01-18

匀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匀气散”。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两。藿香叶、甘草,各八两。缩砂仁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除胀满噎塞,止呕吐恶心。 常服调顺脾胃,进美饮食。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末一字,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处方:丁香 檀香 木香 白豆蔻仁各60克 藿香叶 甘草(爁)各240克 缩砂仁120克。制法:……

评论2024-01-18

木香分气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木香分气丸”。处方:木香192g 砂仁48g 丁香48g 檀香48g 香附(醋炙)384g 广藿香48g 陈皮192g 厚朴(姜炙)384g 枳实192g 豆蔻48g 莪术(醋炙)384g 山楂(炒)192g 白术(麸炒)192g 甘松192g 槟榔96g 甘草192g。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辛。炮制: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评论2024-01-16

了脾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了脾丸”。处方:石燕子1枚(烧红,醋淬7次),舶上硫黄1两,白丁香7钱,丁香7钱(净),木香5钱,使君子(去壳)1两,陈皮5钱。制法:上用三棱1两;用巴豆5钱净炒京三棱,巴豆焦黄为度,去巴豆不用。同前药为细末,醋煮大黄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功能主治:和脾胃,宽胸膈,消痰逆,止呕吐,进益美食。主。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用,随意汤送下;小儿如黍……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3/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