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岩丸子
岩丸子,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henryiHemsl.的块茎。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具有活血消肿,止血,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咯血,尿血,红崩白带,淋证,狂犬咬伤。

评论2024-05-17

空心木
空心木,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LeycesteriaformosaWall.及狭萼鬼吹箫LeycesteriaformosaWall.var.stenosepalaRehd.的茎叶或根。鬼吹箫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狭萼鬼吹箫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利湿清热,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哮喘,月经不调,外伤出血,膀胱炎,骨折损伤。

评论2024-05-17

莲衣
莲衣,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种皮。广布于南北各地。具有收涩止血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下血。

评论2024-05-17

孔雀尾
孔雀尾,中药名。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sareliiHook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于流行性感冒,目赤肿痛,扁桃体炎,咳嗽,黄疸,肠炎,痢疾,肠胃出血,跌打损伤,疮肿疔毒,烧烫伤。

评论2024-05-17

砂漏芦
砂漏芦,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砂蓝刺头EchinopsgmeliniiTurcz.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等地。具有止血,安胎之功效。常用于先兆流产,产后出血。

评论2024-05-17

翻白草
翻白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的带根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痢功效。主治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肺热咳喘。

评论2024-05-17

密毛桃叶珊瑚叶
密毛桃叶珊瑚叶,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植物密毛桃叶珊瑚AucubahimalaicaHook.f.etThoms.var.pilosissimaFangetSoong的叶。植物密毛桃叶珊瑚,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散瘀止血之功效。主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评论2024-05-17

炸腰果
炸腰果,中药名。为椴树科植物镰叶扁担杆GrewiafalcataC.Y.Wu的全株。植物镰叶扁担杆,分布于我国云南等地。具有收涩止血之功效。主治外伤出血,刀枪损伤。

评论2024-05-17

毛叶三条筋
毛叶三条筋,中药名。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香面叶Linderacaudata(Nees)Hook.f.的根、叶及树皮。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西部。具有活血止血,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外伤出血。

评论2024-05-16

高山瓦韦
高山瓦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高山瓦韦Lepisoruseilophyllus(Diels)Ching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腰痛,小便不利,崩漏,白带,鼻衄。

评论2024-05-16

扛板归
扛板归,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perfoliatumL.的全草。全国均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丹毒,痄腮,乳腺炎,聤耳,喉蛾,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瘰疬,痔瘘,鱼口便毒,泻痢,黄疸,臌胀,水肿,淋浊,带下,疟疾,风火赤眼,跌打肿痛,吐血,便血,蛇虫咬伤。

评论2024-05-16

竹节参
竹节参,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r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和外皮,干燥。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壮之功效。常用于痨嗽咯血,跌扑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

评论2024-05-16

血竭
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黄藤属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的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评论2024-05-16

马缨花
马缨花,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RhododendrondelavayiFranch.[R.arboreumSmithsubsp.delavayi(Franch.)Chamberlain;R.pilovithanumBalf.f.etW.W.Smith]的花。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

评论2024-05-16

马鬃
马鬃,中药名。为马科动物马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的鬃毛或尾毛。全国各地均有饲养。具有止血止带,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崩漏,带下,痈疮。

评论2024-05-16

麦角
麦角,中药名。为麦角菌科真菌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Fr.)Tul.和小头麦角菌Clavicepsmicrocephala(Wallr.)Tul.的菌核。具有缩宫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出血,偏头痛。

评论2024-05-16

牛舌癀
牛舌癀,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枇杷叶紫珠CallicarpakochianaMakino[C.loureireHook.etArn;C.longilobaMerr.]的根或茎、叶。牛舌癀分布于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风寒咳嗽,头痛,胃出血,外伤出血。

评论2024-05-16

金腰带
金腰带,中药名。为梅衣科植物金丝带Lethariellazahlbruckneri(DuRietz)Krog[UsneazahlbruckneriDuRietz]的地衣体。分布于陕西、四川。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止血镇痛之功效。常用于劳伤腰腿痛,月经不调,白带,金疮出血,眩晕。

评论2024-05-16

化药
化药,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大羽贯众Cyrtomiummacrophyllum(Makino)Tagawa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之功效。用于烧烫伤,崩漏,带下,跌打损伤,蛔虫病。

评论2024-05-16

槭叶止血
槭叶止血草,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吕宋天胡荽HydrocotylebenguetensisElm.[H.ranunculifoliaOhwi]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具有清热凉血,通淋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喉痛,高热神昏,泻痢,石淋,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

评论2024-05-16

« 上一页 2/1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