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参苓白术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苓白术散”。处方: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炒)100g 山药100g 白扁豆(炒)75g 莲子50g 薏苡仁(炒)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性状: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

评论2024-02-13

参草姜枣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草姜枣汤”。处方:别直参3钱,炙粉草1钱,鲜生姜5分,大红枣4枚。功能主治:培元养正。主邪实正虚,应下先下。气虚甚而邪实者,气短息促,四末微冷,大便至10余日不通,矢气频转,腹满不舒,躁则惕而不安,手足瘛疭,静则独语如见鬼。循衣摸床,舌淡红,苔前中截娇嫩而薄,后根灰腻而腐,脉寸虽微,两尺沉部反坚。

评论2024-02-13

参莲艾附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莲艾附汤”。处方:党参5钱,莲米3钱,芡实3钱,茯神4钱,艾叶(炒焦)3钱,附片4钱,层故纸2钱,银杏3钱。功能主治:养心补气。主气虚白带,久下不止,面色苍白,四肢清冷,心悸气短,小便频数,舌苔花白,脉沉微。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2-13

定喘汤2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定喘汤2号”。处方:巴戟天9g,仙灵脾9g,枸杞子12g,款冬花12g,苏子9g,代赭石12g,人参3g,炒杏仁9g,五味子3g,远志6g,茯神9g,胡桃肉7个(焙)。功能主治:益肾定喘,化痰。主喘息气短,痰鸣,腰腿酸软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评论2024-02-08

导滞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导滞散”。处方:当归、大黄。炮制:上等分,炒为末。功能主治:治重物压迮,或从高坠下,作热五内,吐血、下血,出不禁止;或瘀血在内,胸腹胀满,喘粗气短。用法用量:每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处方:苍术2钱,陈皮2钱,枳壳2钱,川厚朴2钱,山楂肉2钱,神曲2钱,香附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伤食便闭。处方:当归3分(锉,微炒),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评论2024-02-08

当归黄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当归黄汤”。处方:当归(去苗)三两,黄蓍、芍药,各二两。炮制:上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腰脚疼痛,不可转侧,壮热自汗,体强气短。用法用量:每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评论2024-02-08

当归黄耆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当归黄耆汤”。处方:当归(锉,焙)黄耆(细锉)芍药各30克 生姜(切,焙)75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分作八服。功能主治:主产后腰脚酸疼,转侧不得,壮热汗出,气短心悸。用法用量:每服2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处方:当归 黄耆 地黄 川芎 地骨皮 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疮疡,大小便已通,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

评论2024-02-08

党参小米粥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党参小米粥”。处方:党参30克 升麻10克 小米50克。制法:先煎党参、升麻去渣,后入米煮为粥。功能主治:益气升提。适用于子宫下垂、气短乏力。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

评论2024-02-07

地奥心血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地奥心血康”。性状:本品为浅黄色或浅棕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吸湿性。本品在甲醇或热乙醇中溶解,在水中略溶,在乙醚中不溶。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瘀血内阻之胸痹、眩晕、气短、心悸、胸闷或痛等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0~200mg,一次3次;或遵医嘱。贮藏:密封。

评论2024-02-07

大五味子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五味子丸”。处方:五味子1两,干姜1钱(炮),肉桂(去粗皮)3分,甘草1钱半(炙),款冬花2钱,紫菀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5丸。功能主治:肺胃受寒,咳嗽不己,呕吐痰沫,胁肋引痛,喘满气短,睡卧不安。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热汤化下。

评论2024-02-07

大菟丝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菟丝丸”。处方:鹿茸3两,熟地3两,苁蓉3两,戟肉3两,茯苓3两,石斛3两,牛膝3两,防风3两,泽泻3两,川断3两,杜仲3两,小茴香3两,补骨脂3两,沉香3两,荜茇3两,桑螵蛸3两,萸肉2两,龙骨1两,菟丝子1两,附子1两,肉桂1两,川芎5钱,五味子5钱,覆盆子5钱。制法:米糊为丸。功能主治:温固下元,升举督脉。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脚膝酸痛,目……

评论2024-02-07

茯苓半夏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茯苓半夏汤”。处方:茯苓(去皮)三两,半夏(汤浸七次)五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停痰留饮,胸膈满闷,咳嗽呕吐,气短恶心,以致饮食不下,并宜服之。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大盏,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呕哕,心下悸动,……

评论2024-02-06

茯苓天麻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茯苓天麻汤”。处方:白术、苍术、人参、黄耆、明天麻、泽泻、茯苓、生姜、半夏、橘皮、焦山楂、神曲、炮干姜、黄柏(酒制)、麦芽(炒)。功能主治:口眼斜,仪容不正,厥阴头痛,颠倒眼黑,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或头痛、或身重,四肢冷;或恶心,气短语促。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06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别名: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桂苓甘术汤(《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处方:茯苓12克 桂枝9克(去皮)白术6克 甘草(炙)6克。功能主治: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朐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气短,舌苔白滑,脉弦滑。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备注:方中茯苓健脾渗湿,……

评论2024-02-06

茯苓饼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茯苓饼”。处方: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制法: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功能主治: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用法用量:可经常随量吃。处方:防风1钱,人参1钱,五加皮1钱,白鲜皮1钱,当归1钱,川芎1钱,丁皮1钱,木瓜1钱,皂角刺1钱,海桐皮1钱,乳香1钱,没……

评论2024-02-06

二加生化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加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3钱,炙甘草4分,杏仁10粒,枣仁(炒)1钱,桔梗4分,人参2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产后气短,痰嗽声重,汗出。用法用量:凡产后气血虚脱,汗多,气喘气短,出言懒倦之甚,速服上方外,须用醋炭以防晕。

评论2024-02-06

二加龙牡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加龙牡汤”。处方:龙骨15克 甘草(炙)6克 牡蛎(熬)15克 芍药12克 大枣4枚(擘)生姜9克 白薇10克 附子6克(炮)。制法:上药八味,切。功能主治:主虚劳病,阳虚外越,多梦失精,心悸气短,潮热汗出,或阴部畏寒,目眶疼痛,头发脱落,及精神不安等。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注意:忌食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评论2024-02-06

二胜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胜散”。处方:诃黎勒皮2两,干姜(成块者)2两。功能主治:干霍乱,不吐不利,令人昏冒,烦乱气短,上下隔塞,冷汗自出。用法用量:上药不捣碎,同用水2升,于铫子内煎,水尽为度,取出重细切、焙干,捣罗为散。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处方:荆芥穗半两,乌龙尾(炒烟尽)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茶清调下。别名:二圣散。……

评论2024-02-06

钩虫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钩虫丸”。处方:栀子10g,黄柏10g,甘松10g,白矾10g,甘草10g,茵陈30g,茅苍术20g,青矾(煅)20g。制法:上为细末,红糖为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胆杀虫。主钩虫病。心悸气短,肢体面色萎黄或黄肿,或喜吃生米、泥土等物。亦治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次,7日服完。重症患者,可连服45剂。

评论2024-02-02

龟鹿补冲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龟鹿补冲汤”。处方:党参30克 黄耆18克 龟版12克 鹿角胶9克 乌贼骨30克。功能主治:补肾,益气,固冲。治劳伤冲任,肾气不固,致生崩漏,骤然下血,先红后淡,面色苍白,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大而虚。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腹痛,加广三七1.5~3克。

评论2024-02-02

« 上一页 2/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