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 白芍药各6克 当归4.5克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 饴糖10毫升 大枣2枚。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处方:黄耆2钱,白芍药2钱,当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
评论2024-01-22
秦艽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秦艽散”。处方:秦艽30克(去苗)柴胡30克(去苗)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22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葛根22克(锉)。制法:上药捣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四肢拘急,胸膈不利,呕逆,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芦根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频频温服。处方:秦艽15……
评论2024-01-21
青竹茹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青竹茹汤”。处方:生芦根(切)20克 青竹茹20克 粟米6克 生姜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胃热气逆,干呕,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不止,服三剂。
评论2024-01-21
湿胆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湿胆汤”。处方:半夏(汤泡)、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枳实(炒),各二钱。甘草(半钱),竹茹(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瘥后调理。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评论2024-01-20
生姜泻心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姜泻心汤”。处方:生姜、黄芩、人参(去芦)、干姜(炮),各二钱。半夏、黄连、大枣(三枚)。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气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不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 干姜3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洗)黄连3克 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和胃消痞,散……
评论2024-01-20
生芦根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芦根饮”。处方:生芦根(切)30克 青竹茹30克 粳米9克 生姜3克。制法:上四味,嚼咀。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和胃降逆。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不止,服三剂。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外台秘要》卷二补。
评论2024-01-20
石斛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石斛散”。处方:石斛45克(去根,锉)巴戟30克(去心)桑螵蛸22克(微炒)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杵为末)杜仲22克(去粗皮,炙微黄,锉)。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入菟丝末和匀。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肾气虚损,小便余沥,及夜梦失精,阴下湿痒。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处方:石斛(去根)仙灵脾(锉)各30克 苍术(米泔浸,切,焙)15……
评论2024-01-20
石膏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石膏散”。处方:石膏60克 龙齿30克 犀角屑15克 前胡15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伤寒阳痉,通身壮热,目眩头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入豆豉50粒,葱白23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再入牛黄末少许,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处方:石膏6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22克(炙微赤,锉)白茯……
评论2024-01-20
神仙百解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神仙百解散”。别名:神仙截伤寒四季加减百解散。处方:山茵陈、柴胡(去芦)、前胡(生姜制.炒)、人参、羌活、独活、甘草、苍术(米泔浸.炒)、干葛、白芍药、升麻、防风(去苗)、藿香(去梗)、白术、半夏(姜汁炙),各一两。 立春已后不加减。 立夏已后加柴胡一分,赤茯苓、当归,各半两。 立秋已后减柴胡一分,不用当归、茯苓,只加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
评论2024-01-20
神效沃雪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神效沃雪汤”。处方:苍术(坚者.炮刮去皮)、干姜(炮制)、甘草(炙),各六两。厚朴(去皮、姜汁制)、防风(嫩者)、白芍药(去皮)、葛根,各四两。功能主治:治伤寒阴阳二证未辨,时行疫疠,恶气相傅,服之如汤沃雪,此药功力不可具述。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热服之,不拘时服。少顷取生姜葱作羹或粥投之,避风坐卧,身体微润即愈。如疫气正相傅染……
评论2024-01-20
芍药甘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芍药甘草汤”。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处方:芍药12克 甘草12克。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
评论2024-01-20
苏羌达表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 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 羌活3~4.5克 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湿解表。治伤寒挟湿,头身重痛,恶寒发热,脉紧无汗,鼻塞咳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风重于寒,咳嗽痰多,去羌活、生姜,加半夏9克,前胡6克,苦桔梗4……
评论2024-01-20
人参石膏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石膏汤”。处方:人参(去芦.半钱)、石膏(一两)、半夏(汤泡.一钱)、栀子仁(一钱)、黄芩(一钱)。川芎、白术、茯苓(去皮)、知母,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不已,心烦及风热头疼,精神不利,昏愦,宜服。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人参4.5克 石膏90克 川芎15克 半夏6克(去滑)白……
评论2024-01-20
人参羌活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羌活汤”。处方: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白茯苓 川芎 桔梗 枳壳 人参 地骨皮 天麻各等分 甘草减半。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伤寒惊热,或中风体硬。用法用量:加生姜、薄荷,水煎服。 治惊热,加蝉蜕;治中风体硬,加麻黄、干葛、薏苡仁。
评论2024-01-20
人参补阳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补阳汤”。处方:人参补胃汤(《审视瑶函》卷二)。【组成】羌活 独活各l.8克 白芍药 生地黄 泽泻各O.9克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耆 炙甘草 当归各1.2克 柴胡 防风各1.5克 熟地黄(酒洗,炒)1.2克。功能主治:治伤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窍,其目隐涩赤胀,生翳羞明,头痛骨痛。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评论2024-01-20
人参败毒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败毒散”。处方:柴胡(去芦.二钱),川芎(一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人参(去芦)、桔梗(去芦)、羌活(去苗)、独活(去苗)、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各一钱。薄荷少许。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壮热恶寒及风痰咳嗽,鼻塞重重,身体疼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处方: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
评论2024-01-20
如圣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如圣汤”。处方:苦桔梗(炒)一两,甘草(炒)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咽喉,咽痛喉痹,肿塞妨闷。及肺痈咳嗽,咯唾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久吐脓,状如米粥。又治伤寒咽痛。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小儿时时呷服,食后临卧。
评论2024-01-20
清凉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凉丹”。处方:片脑(半两.另研) 牛黄(三两.另研) 蝎稍(去毒.炒.一两半) 石膏(一两半) 白花蛇(酒浸取肉.一两) 犀牛角(一两) 防风(去叉.一两) 甘草(炙.一两) 珍珠末(一两) 朱砂(一两) 大黄(一两) 南星(末.四两.腊月黄牛胆制者)。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功能主治:治风热壅实,上攻头面,口眼歪斜,语言不正,肌肉……
评论2024-01-20
天门冬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天门冬丸”。处方:天门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锉,研如膏)桔梗30克(去芦头)川升麻15克 贝母22.5克(煨令微黄)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黄15克(去根、节)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锉)紫苏子15克 诃黎勒皮22.5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杏仁15克(汤浸……
评论2024-01-18
桃仁承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桃仁承气汤”。处方:桃仁(一钱) 甘草(一钱) 芒硝(二钱) 大黄(四钱)。功能主治:治伤寒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处方:桃仁(去皮、尖)9克 大黄12克(炒)甘草6克 肉桂3克。功能主治:治瘀血内结,水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漱水不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手不敢……
评论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