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茯苓丸”。处方:茯苓 白术 椒目各30克 木防己 葶苈 泽泻各38克 甘遂80克 赤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心各15克 芒消50克(别研)。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蜜汤送下,每日一次。稍加,以知为度。处方:辰砂 石菖蒲(去须,洗)人参(去芦)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茯神(去木)真铁粉……
评论2024-02-06
汉防己煮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汉防己煮散”。处方:汉防己 泽漆叶 石韦 泽泻 白术 丹参 赤茯苓 橘皮 桑根白皮 通草各90克 郁李仁60克 生姜4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粗散。功能主治:治水肿上气。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水3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顿服,一日三次。取小便利为度。别名:防己煮散。处方:汉防己3两,泽漆叶3两,石苇3两,泽泻3两,白术3两,丹参3两,赤茯苓……
评论2024-01-29
牵牛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牵牛汤”。处方:牵牛子 槟榔(煨,锉)木香 赤茯苓(去黑皮)陈橘皮(去白,焙)各30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水肿,脚气,奔豚气,上攻心胸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三两沸,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21
蟠桃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蟠桃丸”。处方:沉香9克 木香9克 乳香9克(箬上炙)没药9克(箬上炙)琥珀3克或1.5克 白丑(生用,头宋)24克 黑丑(用牙皂煎浓汁浸半日,铺锅底焙,一半生,一半熟,取出研末)24克 槟榔30克(一半生,一半用牙皂煎汁浸透,焙热)。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牙皂水打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浑身头面手足浮肿,肚腹胀满疼痛,上气喘急。用……
评论2024-01-21
鲤鱼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鲤鱼粥”。处方:鲤鱼1头(重500克,去肠洗净)商陆6克(锉)赤小豆18克 紫苏茎叶6克。功能主治:利小便。治水肿。用法用量:上药于净锅中,着水1.5升,煮鱼烂熟,空腹食之。其汁入葱白、生姜,橘皮及少醋,调和作羹食之。其豆亦宜吃,甚效。处方:鲤鱼1头(可重1斤,去肠,洗净),商陆2两(锉),赤小豆3合,紫苏茎叶2两。功能主治:利小便。主水肿。用法用……
评论2024-01-21
神效葶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神效葶苈散”。别名:神助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葶苈散(《圣济总录》卷七十九)。处方:甜葶苈90克(隔纸炒令紫色)牵牛子75克(微炒)猪苓60克(去黑皮)泽泻60克 椒目45克(微炒)。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水肿病,百方不愈,面目四肢俱肿,气息喘急,寝卧不得,小便涩少。用法用量:取葱白3茎,切,以浆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
评论2024-01-20
七皮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七皮饮”。处方:大腹皮 陈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青皮 地骨皮 甘草皮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评论2024-01-20
土狗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土狗散”。处方:土狗(一名蝼蛄)。制法:焙干为末。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用法用量:用上半节即消上身之水,下半节即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
评论2024-01-18
葶苈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葶苈丸”。处方:葶苈子52.5克(生用)牵牛子 泽漆叶 海藻(洗去咸,炙)昆布(如前炙)桑根白皮(炙)甘遂(熬)椒目 郁李仁(去皮)各22克 桂心7.5克。制法:上十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一日二次,渐加至20丸,用桑白皮(切)30克,赤小豆10克,通草6克(切),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煎汤送……
评论2024-01-18
葶苈茯苓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葶苈茯苓丸”。处方:葶苈子210克(熬)茯苓90克 吴茱萸90克 椒目90克(沉水者)甘遂150克。制法:上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腹胀硬满。用法用量:每用米饮送服5丸,一日三次。不知,稍加1~2丸,以利为度。处方:葶苈子7两(熬),茯苓3两,吴茱萸2两,椒目3两(沉水者),甘遂5两(绝上者)。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
评论2024-01-18
郁李核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郁李核丸”。处方:郁李核仁22克 松萝22克 海藻22克 桂心 大黄各45克 葶苈37.5克 黄连15克 通草7.5克 石韦7.5克(去毛)。制法:上药九味,捣合下筛,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用法用量:先食饮服7丸,一日二次。稍增,以知为度。
评论2024-01-18
鸭头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鸭头丸”。处方:甜葶苈(略炒)猪苓(去皮)汉防己各30克。制法:上为细来,绿头鸭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面赤烦渴,面目肢体悉肿,腹胀喘急,小便涩少。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木通汤送下。
评论2024-01-18
宣风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宣风散”。处方:槟榔2个 陈皮 甘草各15克 牵牛120克(半生半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逐水。治小儿食积气滞,肠胃失运,成为慢惊,腹胀便秘,胸闷气喘,亦治水肿,水湿内停,大便不通,小便甚少者。用法用量:二至三岁儿,蜜汤调下15克,三岁以上3克,食前服。注意:慢惊属子虚证者忌用。备注:方中重用牵牛,苦辛善走,通利二便,攻积逐水……
评论2024-01-18
浚川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浚川丸”。别名:十水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桑白皮 大戟 雄黄 茯苓 芫花 甘遂 商陆 泽泻 巴戟 葶苈各15克。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逐水消肿。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3克,五更时姜汤调下,醋糊为丸,每服30丸。 从面肿起,根在肺,加桑白皮15克,从四肢肿起,根在脾,加大戟15克;从背肿起,根在胆,加雄黄15克;从胸肿起,根在皮肤,加茯苓1……
评论2024-01-18
消肿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肿丸”。处方:滑石 木通 白术 黑牵牛(炒)通脱木 茯苓 茯神(去木)半夏(汤去滑)陈皮各7.5克 木香4克 瞿麦穗 丁香各37.5克。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喘满,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30克,灯心、麦门冬煎汤温服。
评论2024-01-18
行水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行水丸”。处方:葫芦巴(炒)故纸(炒)缩砂仁 毕澄茄 真川椒(去目,纸上炒出汗)乌梅肉(焙干)各7.5克 木香 牵牛(炒取末)各15克 巴豆肉(略去油)4.5克。制法:上药为末,稀面糊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水肿,气肿。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姜汤下。
评论2024-01-18
陷水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陷水散”。处方:大戟15克 当归 陈皮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水肿极甚,肿从脚起人腹,证候难忍。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1-18
治肿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治肿饮”。处方:灯草1把(先将水1升,煎至500毫升)萝卜子30克(微炒)砂仁6克(微炒)。功能主治:治水肿。用法用量:将二味研末,倾入灯草汤内,略滚即入茶壶内,慢慢吃下。吃尽不见效,如前再煎一服。俟腹响放屁,小便量多而肿即退。
评论2024-01-18
理气化滞健脾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理气化滞健脾汤”。处方:木香2克 陈皮3克 厚朴(炒)2.5克 猪苓3克 葶苈(炒)2克 香附(炒)3克 枳壳(炒)3克 白茯苓3克 大腹皮4.5克 白术(炒)3克 栀子(炒)2克 商陆1.5克 木通1.5克。功能主治:治水肿。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处方:木香7分,陈皮1钱,厚朴(炒)8分,猪苓1钱,葶苈(炒)7分,香附(炒)1钱,枳壳(炒……
评论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