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冬虫夏草酒”。炮制:将冬虫夏草捣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主治虚劳羸瘦,病后体弱,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饮食减少,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失眠,痰饮喘嗽等症。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服用。处方:冬虫夏草60克 白酒240克。制法……
评论2024-02-07
黄蓍鳖甲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蓍鳖甲散”。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蓍、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各五两;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三两三钱。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
评论2024-02-01
固本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固本酒”。处方:生干地黄60克 热地黄60克 天门冬60克 麦门冬60克 白茯苓60克 人参30克。制法:上药锉碎,用瓷瓶盛好酒3升,将药浸三日,用文武火煮一二时,以酒黑色为度。功能主治:补虚损,乌须发。治虚劳,须发早白。用法用量:空腹服30~50毫升。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葱、蒜及豆类。处方:人参1两,甘州枸杞子1两,天门冬(去心)1两,麦门……
评论2024-02-01
黄耆十补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十补汤”。处方:黄耆(蜜炙)当归(酒浸,焙)熟地黄(洗)茯神各15克 白芍药30克 人参 白术 酸枣仁(微炒)半夏(制)陈皮 北五味子 肉桂 天台 乌药 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30克 木香 沉香各3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补虚损,养血气,安心神。治虚劳多惊,精神恍惚。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处方:黄耆半两……
评论2024-01-31
黄耆建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建中汤”。别名:黄耆汤(《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处方:黄耆4.5克 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 芍药18克 生姜9克 胶饴30克。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腹急痛,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唇口干燥,胸中烦悸,少力身重,骨肉酸痛,行动喘乏,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盗汗。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4升……
评论2024-01-31
黄耆鳖甲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鳖甲散”。处方:人参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干地黄(洗,焙干)100克 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 赤芍药 黄耆 甘草(爁)桑白皮各75克 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襕,醋炙)各150克 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100克。制法:上锉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
评论2024-01-31
胡黄连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胡黄连汤”。处方:胡黄连 柴胡(去苗)鳖甲(去裙襕,醋炙)甘草(炙,锉)白蒺藜(炒)黄耆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5克 威灵仙(去土)30克。制法:上八味,锉如麻豆。功能主治:治虚劳,寒热心悸,骨节酸疼。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乌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处方:胡黄连1两,皂荚(去皮,涂酥多……
评论2024-01-29
和胃圆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胃圆”。处方:厚朴(去粗皮.碎.以生姜二两.研烂.同炒)、半夏(一半汤洗.曰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饼.炙黄)、鳖甲(九肋.大者一枚.黄泥外固.以米醋二碗.化?两.放鳖甲内.慢火熬干.取二两,.细研如粉用)、神僸(碎.炒)、麦蘖(微炒)、白术(炒)、肉桂(去粗皮),各二两。枳壳(去瓤.麸炒)、三棱(炮)、青皮(去白.炒)、人参,各三两。陈皮(去白……
评论2024-01-28
金樱膏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金樱膏”。处方:金樱子(经霜后采红熟者,不拘若干,撞去刺,切开去子,捣碎煮之,滤滓净用,复将滓榨汁干,熬成膏)枸杞子120克 人参60克 薏苡仁150克 山药60克 杜仲(姜汁炒)120克 芡实肉120克 山茱萸肉120克 益智仁30克 青盐9克 桑螵蛸60克(新瓦焙燥)。制法:上药哎咀,同熬二次,去滓成膏,与金樱子膏对半和匀。功能主治:治虚劳遗精……
评论2024-01-25
建脾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建脾丸”。处方:钟乳粉 赤石脂(煅)各45克 枯矾 干姜(炮)苁蓉(酒浸)石斛(酒浸)五味子 桂心 泽泻 桑寄生 远志(去心,炒)人参 柏子仁 当归 酸石榴皮 龙骨(煅)天雄(炮,去皮、脐)牡蛎粉 白头翁(去苗)甘草(炙)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虚劳羸瘦,身重,胃冷,饮食不消,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秽臭。用……
评论2024-01-23
棘刺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棘刺丸”。处方:棘刺 干姜 菟丝子各60克 天门冬 乌头 小草 防葵 薯蓣 石龙芮 枸杞子 巴戟天 萆薢 细辛 萎蕤 石斛 厚朴 牛膝 桂心各30克。制法:上十八味,共研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虚劳诸气不足,夜梦遗精。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酒送服,一日三次。处方:棘刺2两,天门冬(去心)2两,干姜2两,菟丝子2两,乌头(炮)2两,小草2两……
评论2024-01-23
培土养阴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培土养阴汤”。处方:制首乌9克 丹参 扁豆 谷芽各3克 白芍 车前各2.5克 莲肉4.5克 猪腰1具。功能主治:益肾健脾。治虚劳,食少痰多,阴分不足,自汗盗汗,遗精。用法用量:水煎服。 阳经火甚,痰嗽喘急,加保金汤;心脾气虚失血,加苡仁、藕节6~9克;积瘀,胸膈胀满,加白茅根3克;血中气滞,加降香25克;气血大虚弱,加人参、燕窝各9克;尾闾骨痛,加……
评论2024-01-21
醴泉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醴泉饮”。处方: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 人参(四钱) 玄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四钱) 牛蒡子(炒.捣.三钱) 天冬(四钱) 甘草(二钱)。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处方:生山药30克 大生地15克 人参12克 玄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2克 牛蒡子(炒,捣)9克 天冬12克 甘草6克。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
评论2024-01-21
鹿角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鹿角汤”。处方:鹿角30克(取肥而懈者,打碎)韭白24克 生姜30克 芎藭 茯苓各6克 当归 鹿茸(炙)各6克 白米30克。功能主治:温补精血。治虚劳遗精。用法用量:上药切。先用水5升,煮鹿角,取1.2升,去滓,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分四次服。每次100毫升,日三夜一。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酢物。处方:鹿角1具(屑),韭白半斤,生姜1斤,芎2两,……
评论2024-01-21
鹿角胶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鹿角胶散”。处方:鹿角胶60克(捣碎,炒令黄燥)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90克 黄耆45克(锉)当归45克 麦门冬75克(去心,焙)石斛30克(去根)五味子30克。制法:上药捣细为散。功能主治:温补肺肾。治虚劳少气,四肢羸瘦,周身无力,面色萎黄。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大枣汤调下,温酒下亦可。处方:鹿角胶1两(捣碎……
评论2024-01-21
薯蓣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薯蓣丸”。别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处方:薯蓣90克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30克 甘草84克 人参21克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18克 柴胡 桔梗 茯苓各15克 阿胶21克 干姜9克 白蔹6克 防风18克 大枣100枚(为膏)。制法:上药二十一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疏风散邪。治虚劳……
评论2024-01-20
酸枣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酸枣汤”。处方:酸枣仁18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芎藭6克。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1.6升,先煮酸枣仁,煎至1.2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三服。备注:本方所治失眠,乃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方中酸枣仁补肝益血,养心宁神,为君;肝血不足,其……
评论2024-01-20
人参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丸”。处方:人参60克 桂心 牡蛎(熬)薯蓣 黄柏 细辛 附子(炮)苦参各22.5克 泽泻37.5克 奏门冬(去心)干姜 干地黄各30克 菟丝子15克。制法:上药十三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虚劳失精。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酒送下。 痹证,加炮附子7.5克;妇人血崩,加干地黄15克(一本作黄柏30克)。注意:服药期间,忌食……
评论2024-01-20
人参五味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五味散”。处方:黄耆6克 人参9克 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 当归6克 熟地黄9克 吉梗2.4克 地骨皮9克 陈皮6克 前胡6克 柴胡2.4克 五味子1.2克 枳壳3克 桑白皮9克 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能主治:治虚劳病,潮热盗汗,咳嗽痰红。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乌梅半个,水煎服。
评论2024-01-20
人参建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建中汤”。处方:炙甘草4.5克 桂枝9克 生姜6克 大枣6枚 芍药18克 胶饴60克 人参3克。功能主治:治虚劳自汗。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4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注意:素患呕吐者忌用。
评论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