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化圣通滞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化圣通滞汤”。处方:金银花8钱,蒲公英9钱,天花粉5钱,白芥子2钱,附子1钱,白芍2钱,通草2钱,木通1钱,炒栀子3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消痰通瘀。主男子乳房忽然壅肿,如妇人之状,按之痛欲死,经岁经年不消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金银花与蒲公英直入阳明之经,又得清痰通滞之药为佐,附子则单刀直入,无坚不破,又何患痰结之不消?或疑附子大……

评论2024-01-25

蠲饮枳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蠲饮枳实丸”。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半夏(汤洗,浸一宿,切,焙干)陈橘皮(去白)各60克 黑牵牛2.50克(取头末90克,余滓不用)。制法:上药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逐饮消痰,导滞清膈。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评论2024-01-24

解呃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解呃汤”。处方:茯神3钱,白芍3钱,当归2钱,白术5钱,苏叶5分,麦冬5钱,白芥子3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散郁,消痰,润肺。主气恼之后,肝又血燥,肺又气热,气逆而不舒,一时呃逆而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呃逆即止。各家论述:此方为散郁之神方,不特治呃逆而已也。用白术以利腰脐之气,用柴、芍、当归以舒肝胆之气,用苏叶、麦冬以润肺金之气,用茯神以通……

评论2024-01-24

解炎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解炎汤”。处方:黄连5分,天花粉2钱,黄芩1钱,麦冬1两,茯苓5钱,桔梗1钱,甘草3分,陈皮3分,神曲5分。功能主治:清心肃肺,消痰降火。主心火克肺,肺失清肃,水邪入之,气凝不通,液聚不达,口吐涎沫,渴欲饮水,然饮水又不能多,仍化为痰而吐出。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渴解,2剂痰消,不必3剂。

评论2024-01-24

救正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救正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白术2两,炙甘草1钱,当归5钱,半夏3钱。功能主治:补正气,消痰气。主哀哭过伤,病后成疟,阴阳两亏,困倦甚疲。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3

橘皮茯苓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橘皮茯苓丸”。处方:橘皮(去白)4两(为末,以生姜自然汁搜饼子,晒干),枳实半两(麸炒),白茯苓2两(去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宽膈和胃,美进饮食,去湿利小便。主。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温熟水送下。

评论2024-01-23

橘连枳术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橘连枳术丸”。处方:白术3两(去梗),枳实1两(去瓤,麸炒),陈皮1两,黄连1两(酒浸,炒)。制法:上为末,荷叶煮汤,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和胃,泻火消痰。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服。各家论述:《冯氏锦囊》:易老枳术丸方用白术二两补脾,枳实一两消痞,取其补多消少,至东垣加橘皮一两以和胃,名橘皮枳术丸,则补消相半也。今更用白术三……

评论2024-01-23

宽气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宽气饮”。处方:枳壳(水浸,去瓤,麸炒微黄)1两,枳实(制同上)1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通利关节,消痰逐水,进美饮食。主胸膈痞结,气逆不和,不思饮食,精神昏倦;及蓄气成搐,传变成急慢惊风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净汤调服,不拘时候;惊风发搐,姜汁、葱汤调服;热极者,入宽热饮,薄荷蜜汤调下;或麦门汤亦……

评论2024-01-22

开气消痰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开气消痰汤”。处方:陈皮3克 半夏2.1克(泡)枯芩3克 前胡2.4克 桔梗3.6克 枳壳3克 枳实2.1克 香附3.6克(童便炒)木香1.5克 僵蚕3.6克 羌活2.1克 荆芥2.1克 槟榔2.4克 麝干2.1克 威灵仙2.1克 甘草1.8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咽喉至胃脘狭窄如线,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评论2024-01-22

开窍消痰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开窍消痰汤”。处方:人参9克,白术9克 半夏9克 皂角末3克 陈皮3克。功能主治:治中痰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半夏3钱,皂角末1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中邪。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萱永堂本作“开窍消痰饮”。各家论述:此方之妙,在皂角能开人之孔窍,引人参、白术、半夏之类直入心经,而痰之迷滞无不尽开。痰去,邪将何留?。

评论2024-01-22

开邪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开邪散”。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前胡1钱,柴胡1钱,甘草5分,猪苓2钱,人参1钱,青皮1钱,枳壳1钱,白豆蔻3分,山楂1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健脾胃之土,散太阳之邪,消痰化食。主发疟先腰痛头疼且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如火炽,热止汗出,不能即干,遍身骨节无不酸痛,小便短赤,证属太阳膀胱经之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2

加味开噎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开噎散”。处方:雄黄1克,砂6克,山豆根12克,五灵脂12克,硼砂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鲜狗胆1个。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破瘀。主痰气火结。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末,以狗胆汁调水,分3天送服。

评论2024-01-22

加味清宁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清宁膏”。处方:生地4两(酒拌略蒸),麦冬4两,白花百合8两(晒干4两),桑白皮(蜜炙)3两,款冬花2两,百部3两,玉竹4两,薄荷3两,贝母3两,山药(蒸熟)6两(以上3味,研细入膏),桔梗1两,枇杷叶(蜜炙)8两,橘红1两,米仁(炒)8两,茯苓2两,白芍(酒炒)3两,炙甘草1两,龙眼肉4两,大枣6两。制法:上药煎成膏,加饴糖、白蜜各1斤,俱煎……

评论2024-01-22

加味渗湿消痰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渗湿消痰饮”。处方:白术、苍术、半夏、橘红、白茯苓、白芷、香附、甘草、干姜、附子。功能主治:过食生冷,痰湿内瘀,少腹寒痛,带下者。

评论2024-01-22

加料平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料平胃散”。处方:厚朴(制)5两,橘皮5两,苍术(泔浸,炒)8两,甘草2两,茯苓2两,人参1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痿黄,肌体瘦弱,怠情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用法用量:水2钟……

评论2024-01-22

平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平胃散”。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

评论2024-01-21

枇杷叶露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枇杷叶露”。处方:鲜枇杷叶。功能主治:清肺和胃,下气降火,消痰止嗽。主肺有伏热,久嗽不止,呕逆口渴,。用法用量:制成露剂服。

评论2024-01-21

术附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术附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炙)茯苓(去皮)干姜(洗,炮)白术(炒)各120克 半夏60克(酒泡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45克。制法:前五味,并锉骰子块,入大青州好枣180克,砂钵内水浸没一指许,煮水尽,取枣子去皮、核,用粗布绞取肉,再入附子、甘草一并焙干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胃,消痰饮。治痰饮。用法用量:……

评论2024-01-20

苏子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苏子粥”。处方: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5天为一疗程。

评论2024-01-20

乳核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乳核饮”。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主气滞血瘀,气阻痰凝。(乳腺增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20

« 上一页 3/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