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济川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济川煎”。处方:当归9~15克 牛膝6克 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 泽泻4.5克 升麻2~3克 枳壳3克。功能主治: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治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酸足软,背冷畏寒。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180毫升,空腹时温服。 如气虚者,加人参;肾阴亦虚者,加熟地;虚甚者,枳壳可减去之。备注:肾司二便。肾气亏虚,下元不温,……

评论2024-01-23

加味滋阴润燥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滋阴润燥方”。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失润,气滞作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处方:生首乌15g,玉竹9g,大腹皮12g,青皮6g,陈皮6g,生枳壳9g,乌药9g,青橘叶9g。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便秘,气滞腹胀。……

评论2024-01-22

加味麻仁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麻仁丸”。处方:大黄30克 白芍药 厚朴(姜汁炒)当归 杏仁(去皮、尖)麻仁 槟榔 南木香 枳壳各15克 麝香少许。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关格,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熟水送下。处方:火麻仁8两,枳实4两,白芍3两,当归8两,熟军1斤,川朴4两,郁李仁4两,杏仁4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小丸。功能主治:滋润大肠,健胃通便。……

评论2024-01-22

术壳麻桃密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术壳麻桃密汤”。处方:生白术3060克,枳壳1030克,火麻仁1030克,蜂蜜10克,核桃肉2个。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主气血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20

松仁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松仁粥”。处方:松仁15克 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煮二三沸。功能主治:润肠通便。适用于老年气血不足或热病伤津引起的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3次。

评论2024-01-20

桑椹密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桑椹密膏”。处方:鲜桑椹1000克 蜂蜜300克。制法:将桑椹煎煮2次,取煎液1000克,文火浓缩,以稠粘为度,加新鲜蜂蜜300克,再煮一沸,停火冷却即可装瓶。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津枯的便秘,特别对老年体虚、气血虚亏者久服有良效。用法用量:每服20克,温水送下,每日2~3次。

评论2024-01-20

苏子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苏子粥”。处方: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5天为一疗程。

评论2024-01-20

苏麻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苏麻粥”。处方:苏子15克 麻子30克 粳米30克。制法:先将苏子、麻子捣烂和水滤取汁,入米煮作粥。功能主治:顺气润肠。适用于老人、妇女产后以及久病体弱者大便秘结艰涩。用法用量:空腹食用。可长期服。

评论2024-01-20

顺肠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顺肠粥”。处方:芝麻50克 米50克。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大便日久不通。用法用量:煮粥食。

评论2024-01-20

润燥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润燥汤”。别名:润肠汤(《兰室秘藏》卷下)、当归润肠汤(《东垣试效方》卷七)。处方:升麻 生地黄各6克 熟地黄 当归梢 生甘草 大黄(煨)桃仁泥 麻仁各3克 红花1.5克。功能主治:养血润肠。治阴虚血燥,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药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锉碎,都作一服,水300毫升,入桃仁、麻仁泥,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评论2024-01-20

润肠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润肠丸”。处方:麻子仁、桃仁(去皮尖),各一两。羌活、当归尾、大黄(煨),各半两。炮制:上除麻仁桃仁别研如泥外,余药研为细末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秘,血结秘,皆令闭塞,以润燥活血疏风,自然通快。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处方:大黄(去皮)当归梢 羌活各15克 桃仁(汤浸,去……

评论2024-01-20

润肠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润肠汤”。处方:麻子仁4.5克(研细,用水浸,滤去皮,取浓汁)脂麻6克(微炒,研,用水浸,取浓汁)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熟,研如泥)30克 荆芥穗(捣末)30克。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治大便秘涩,连日不通。用法用量:上药煎数沸,人盐少许,如煎茶,煎时不宜过久,恣意饮之,以利为度,空腹时服。

评论2024-01-20

搜风润肠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搜风润肠丸”。处方:沉香 槟榔 木香 青皮(去白)萝卜子(炒)槐角(炒)陈皮(去瓤)枳壳(炒,去瓤)枳实(麸炒,去瓤)三棱(煨)木通各15克 郁李仁(去皮)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理气润肠。治三焦不和,胸中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结。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用木瓜汤送下。

评论2024-01-18

消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痔汤”。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主湿热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18

五仁润肠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五仁润肠丸”。处方:生地120克 桃仁(去皮)火麻仁各30克 郁李仁9克 柏子仁15克 苁蓉(酒蒸)30克 广皮120克 熟军 当归各30克 松子仁9克。制法:以上除五仁外,共为细粉,再将五仁串合一处,炼蜜为丸,9克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治大肠燥热,便秘腹胀,食少,消化不良。用法用量:每服1丸,开水送下。注意:孕妇忌服。

评论2024-01-18

增液麻仁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增液麻仁汤”。处方:玄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厚朴10克,大黄610克,杏仁10克,白芍1015克,枳实10克,黑芝麻1530克。功能主治:滋阴泻热,增液润肠。主胃肠燥热,素体阳盛,阴液不足,或热积胃肠,津液被灼,致燥热熏蒸。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18

猪膏发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猪膏发煎”。别名:膏发煎(《伤寒总病论)卷五)。处方:猪膏250克 乱发如鸡子大3枚。功能主治:润肠消瘀。治黄疸,少腹急,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作二服。病从小便出。

评论2024-01-18

养血润肠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养血润肠煎”。处方:生首乌15克,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功能主治:养血润肠,增液行舟。主血虚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18

益血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益血丹”。处方:当归(酒浸,焙)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弹子大。功能主治:养血润肠。治平素血虚,大便燥结。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细嚼,酒送下。

评论2024-01-18

益血润肠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益血润肠丸”。处方:热地黄180克 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90克(以上三味俱杵膏)枳壳(麸炒)橘红各75克 阿胶(炒)肉苁蓉各45克 苏子 荆芥各30克 当归90克。制法:上药研末,以前三味膏同杵千余下,仍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润燥通便。治阴亏血虚,大便干结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评论2024-01-18

« 上一页 3/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