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排石汤II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胆道排石汤II号”。处方:双花 连翘 金钱草 茵陈 郁金各30克 木香18克 黄芩 枳实各12克 大黄30克 芒消6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主湿热型或脓毒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痛如掣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有黄疸,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甚则高热,神昏,皮肤瘀斑。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13
对金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对金饮”。处方:黄连 槐花 苍术各3.6克 甘草 白术 厚朴 枳壳 陈皮 藿香 当归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湿热侵袭大肠,血络损伤,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处方:陈皮5分,甘草5分,苍术8分。功能主治:吐泻伤食。用法用量:生姜为引。处方:黄连1钱2分,槐花1钱2分,苍术1钱2分,甘草1钱,白术1钱,厚朴1钱,枳壳1钱,陈……
评论2024-02-08
二妙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妙散”。处方: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用法用量:每服3~9克,日服二次,用沸汤加姜汁送服。表实体壮者,加酒少许佐之。 若气虚者加补气药,血虚者加补血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服。处方:蒲黄(炒黑)、海螵蛸各等分。制法……
评论2024-02-06
钩虫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钩虫丸”。处方:栀子10g,黄柏10g,甘松10g,白矾10g,甘草10g,茵陈30g,茅苍术20g,青矾(煅)20g。制法:上为细末,红糖为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胆杀虫。主钩虫病。心悸气短,肢体面色萎黄或黄肿,或喜吃生米、泥土等物。亦治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次,7日服完。重症患者,可连服45剂。
评论2024-02-02
复方黄连素片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方黄连素片”。处方:盐酸小檗碱30g 木香116g 吴茱萸40g 白芍162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微辛。炮制:上四味,木香80g与吴茱萸粉碎成细粉,过筛,未通过筛的粗粉与白芍及剩余的木香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
评论2024-02-02
黄连红曲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红曲汤”。处方:黄芩3克,黄连(姜汁炒)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橘红3克,红曲3克,麸炒枳壳3克,建莲(去皮)3克,生麻(炒)0.6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痢。主大肠湿热。(妊娠痢疾)。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处方:黄芩1钱,黄连1钱(姜汁炒),白芍1钱,甘草1钱(炙),橘红1钱,红曲1钱,枳壳1钱(麸炒),建莲(去皮心……
评论2024-02-01
苦参通淋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苦参通淋方”。处方:苦参915克,柴胡918克,黄柏9克,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石苇30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主膀胱湿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22
清胃健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胃健中汤”。处方: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功能主治: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主中焦湿热互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21
芩连平胃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芩连平胃汤”。处方:黄芩4.5克 黄连3克 厚朴3克(姜炒)苍术6克(炒)甘草1.5克(生)陈皮3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治脾胃湿热上攻,下颏生疮,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名燕窝疮、羊胡疮。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评论2024-01-21
龙骨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龙骨丸”。处方:白龙骨7.5克 胡粉9克(炒微黄)黄连7.5克(去须,微炒)黄柏7.5克(微炙,锉)诃黎勒7.5克(煨,用皮)白矾15克(烧令汁尽)干姜15克(锉,微炒)当归15克(锉,微炒)木香7.5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固涩止痢,清热燥湿。治小儿湿热痢疾,延久不止,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用法用量:每服5丸……
评论2024-01-21
烧伤灵酊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烧伤灵酊”。处方:虎杖、黄柏、冰片。炮制:上三味,虎杖、黄柏粉碎成粗粉,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适量,以80%乙醇和水调整至规定量,使含醇量为70%~75%,滤过,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分装,即得。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收敛止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Ⅰ、Ⅱ度烧伤。用……
评论2024-01-20
芍药黄芩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芍药黄芩汤”。处方:黄芩 芍药各30克 甘草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缓急止痛。治泄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发热脉洪。(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腹痛甚,加肉桂少许。处方:白芍(炒)9克 甘草 黄芩 黄连 枳壳 橘红 茯苓各6克。功能主治:治邪入太阴,腹满咽干,呕吐不食,下利腹痛。用……
评论2024-01-20
芍药黄连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芍药黄连汤”。处方:芍药 黄连 当归各15克 大黄3克 淡味桂1.5克 炙甘草6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清热燥湿。治大便下血,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 腹中痛甚者,加木香,槟榔末各3克调服。
评论2024-01-20
蛇床子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蛇床子汤”。处方:威灵仙 蛇床子 当归尾各15克 缩砂壳9克 土大黄 苦参各15克 老葱头7个。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治肾囊风,干燥极痒,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淫脂水,皮热痛如火燎。用法用量:以水1升,煎数滚,倾入盆内,先熏,候温浸洗。
评论2024-01-20
清宫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宫丸”。处方:苦参、香附、椿皮、冰片等。性状:深色丸粒。功能主治:抗菌消炎、杀虫止痒、清热燥湿、收涩止带、祛腐生肌等。各类阴道炎、滴虫、带下、子宫肿瘤、卵巢瘤、内分泌失调等。用法用量:将药丸纳入阴道,使用1至2天。注意:外部瘙痒,肿瘤、肌瘤患者可能出血。经期停用,孕妇慎用。备注:* 陕西省卫生防疫站清宫丸检验报告(定量杀菌实验、稳定型实验、急性经……
评论2024-01-20
仙传化瘙锭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仙传化瘙锭”。处方:枯矾9克 川连1.5克 雄黄3克 川柏3克 山栀3克 蛇床子9克 川乌1.5克 草乌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合作8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治湿热引起的妇女时行下瘙之症。用法用量:每日早服半丸,阴道坐入半丸,服时用桔梗9克、薄荷9克,煎汤送下。
评论2024-01-18
香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贮藏:密闭,防潮。处方:宣连 青……
评论2024-01-18
香连片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连片”。处方: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木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水煎液滤过,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黄连用70%乙醇于75~80℃提取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取上述细粉,加辅料适量,……
评论2024-01-18
乌龙煎剂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乌龙煎剂”。处方: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主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18
治带片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治带片”。处方:金樱子120克 苦参 墓头回各90克 知母 苍术各60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治湿热下注所致的赤带、白带、黄带,质稠色黄,其气腥臭者。用法用量: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约1.2克。每次服5片,每日三次。备注:方中金樱子能收敛止带,墓头回能清热解毒,苦参、知母、苍术能清热燥湿。配合成方,共奏清热燥湿,收敛止带的功效。
评论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