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栲栗
栲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CastanopsischinensisHance的种子。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具有补肾,健胃之功效。常用于肾虚,痿弱,消瘦乏力。

评论2024-05-20

南烛叶
南烛叶,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的叶或枝叶。南烛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以及台湾等地。具有益肠胃,养肝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

评论2024-05-20

梦花根
梦花根,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结香EndgeworthiachrysanthaLindl.的根皮及茎皮。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通络、滋养肝肾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梦遗、早泄、血崩、白带等病证。

评论2024-05-20

栲栗
栲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CastanopsischinensisHance的种子。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具有补肾,健胃之功效。常用于肾虚,痿弱,消瘦乏力。

评论2024-05-20

牛奶菜
牛奶菜,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牛奶菜MarsdeniasinensisHemsl.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等省区。具有补肾强筋,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风湿劳伤,脾胃虚弱,缺乳等症。

评论2024-05-19

红瑞木果
红瑞木果,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SwidaalbaOpiz的果实。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具有滋肾强壮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体弱羸瘦。

评论2024-05-18

鹅臎
鹅臎,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尾肉(内含尾脂腺)。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益肾,润肌肤的功效。常用于聤耳及聋,手足皴。

评论2024-05-18

蚂蚁
蚂蚁,中药名。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FormicafuscaLinnaeus及拟黑多翅蚁PolyrhachisvicinaRoger.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丝光褐林蚁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拟黑多翅蚁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18

丁香油
丁香油,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暖胃,降逆,温肾,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胀痛,呃逆,吐血,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评论2024-05-17

脐带
脐带,中药名。为人科初生健康婴儿的脐带。具有益肾,纳气之功效。常用于肾虚喘咳,虚劳羸弱,气血不足,盗汗,久疟。

评论2024-05-17

茄稞虫
茄稞虫,中药名。为寄居于茄科植物茄子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具有补肾之功效。常用于男女童痨,疔疮初起。

评论2024-05-17

化瘀汤

评论2024-05-17

通络汤治足跟痛

评论2024-05-17

慢性腰痛非独治

评论2024-05-17

« 上一页 1/8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