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矢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蚕矢汤”。处方:晚蚕沙15克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12克 陈木瓜9克 川黄连(姜汁炒)9克 制半夏 黄芩(酒炒)通草各3克 焦山栀4.5克 陈吴萸(泡淡)0,9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主湿热内蕴之霍乱,吐泻腹痛,肢冷转筋,口渴烦躁,目陷脉伏,舌苔厚黄而干,脉濡数或伏者。用法用量: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评论2024-02-14
柴平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柴平汤”。处方:银柴胡6克 黄芩4.5克 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 甘草1.5克 陈皮3.6克 苍术(泔浸)4.5克 厚朴(姜制)3克。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温和胃。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320毫升,来发先服。 疟发于午前为阳,属气虚,加白术(土炒)2.4克,白茯苓……
评论2024-02-13
肠炎汤1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肠炎汤1号”。处方:苍术炭9g,白术炭9g,姜厚朴6g,通草6g,莲子9g,炒扁豆30g,炒山药30g,茯苓12g,煨诃子12g,煨肉豆蔻6g,党参9g,甘草3g。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收涩止泻。主虚寒型急性肠炎,大便频数,水样便或带泡沫,或挟有不消化食物,舌苔白,脉濡缓。各家论述:党参、白术、甘草、莲子、扁豆、山药健脾止泻;茯苓、通草淡渗利湿;诃子……
评论2024-02-13
参术芎归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术芎归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白芍、川芎、白茯。功能主治:泻痢后及产育气虚脱肛,脉濡而弦者。用法用量:《准绳·类方》有山药,无陈皮。
评论2024-02-13
参橘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橘丸”。处方:橘皮3两(洗),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额,初微而渐至大热,发无时,遇饥则剧,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苍黄,肌肉不泽,口唇干燥,由脾气素弱,曾因他病,误服热药入于脾,脾热则消谷引饮,善消肌肉,其脉濡弱而疾。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若嗽,……
评论2024-02-13
二母二冬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母二冬汤”。别名:二冬二母汤。处方:知母、贝母、麦门冬、天门冬。功能主治:清养肺胃,润燥化痰。主内伤噎膈,燥热咳喘,甚则烦满身肿,脉濡涩。用法用量:方中天门冬清心润肺以益肾水;麦冬润肺清心以生津液;川贝母凉心解郁,清肺气以化热痰;肥知母滋肾涤热,除虚烦以润肺金。洵为润燥除烦之剂,乃干咳虚烦之专方。 痰多,暂加青黛、海石;肠枯,暂加当归、芍药;气凝……
评论2024-02-06
蒿芩清胆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蒿芩清胆汤”。处方:青蒿脑4.5~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 陈广皮4.5克 碧玉散(包)9克。功能主治: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现用于感受暑湿、疟疾、急性黄疸性肝炎等证属湿热偏重者。用法用量:水……
评论2024-01-31
藿朴夏苓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藿朴夏苓汤”。处方:杜藿香6克 真川朴3克 姜半夏4.5克赤苓9克 光杏仁9克 生苡仁12克 白蔻末1.8克 猪苓4.5克 淡香鼓9克 建泽泻4.5克。功能主治:理气化湿,疏表和中。治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热不扬,肢体困倦,肌肉烦疼,面色垢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胸次痞闷,大便溏而不爽,舌苔白滑或腻,脉濡缓或沉细似伏。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在原……
评论2024-01-31
诃子人参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诃子人参汤”。别名:诃子散。处方:诃子(煨,去核)、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莲肉、升麻、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泻痢,产育气虚脱肛,脉濡而弦。用法用量:诃子散(《嵩崖尊生》卷十三)。
评论2024-01-31
氤氲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氤氲汤”。处方:大豆卷6克 藿香9克 佩兰9克 青蒿6克 焦栀皮6克 连翘9克 滑石15克 通草3克 郁金6克 菖蒲3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宜气透痞。治湿温,发热身痛,热势起伏,汗出不解,胸脘痞闷,呕恶便溏,颈、胸、腹部等处见白痞,舌苔黄腻,脉濡数。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大豆卷、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使邪透泄,青蒿、焦栀皮、连翘、滑石清表里之……
评论2024-01-18
加减半夏茯苓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半夏茯苓汤”。处方:法夏2钱,云苓3钱,广皮2钱,砂仁5分,朴花2钱,木香1钱半,炒蕲艾2钱。功能主治:顺气降逆。主妊娠胎气上逆,遂致恶阻,呕吐清水或酸水,头胀眩晕,心胸愦闷,起坐不安,时嗳气,饮食不进,怠惰蜷卧,口淡,舌苔白腻,脉濡或缓。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6
加减参苓白术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参苓白术散”。处方:泡参3钱,扁豆4钱,焦术3钱,茯苓3钱,茅苍术1钱半,砂仁1钱,炙升麻1钱,广皮2钱。功能主治:补气升阳。主妊娠数月,因脾虚气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大便不实,下肢肿胀,气短神疲,面色萎黄,舌淡口和,苔白滑,脉濡而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处方:泡参3钱,茯神2钱,白术3钱,甘草2钱,木香2钱,砂仁1钱,淮药4钱,扁豆4钱。功……
评论2024-01-16
加减羌活胜湿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羌活胜湿汤”。处方:二术、二活、二防、木通、木瓜、南星、半夏、泽泻。功能主治:体厚湿郁,自觉遍身沉重,难于转侧,两膝时痛肿,不红不硬,六脉濡弱,天阴更甚者。
评论2024-01-16
加减附子理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附子理中汤”。处方:白术9克 附子6克 干姜6克 茯苓9克 厚朴6克。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燥湿。治脾阳不振,寒湿中阻,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者。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处方:炙附子3钱,炮姜3钱,木香3钱,焦槟榔3钱,吴茱萸5钱,枳实3钱,广陈皮3钱,厚朴4钱,丁香3钱,桂心3钱。功能主治:陈寒结气,合脾……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