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补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半夏补心汤”。处方:半夏12克 宿姜10克 茯苓 桂心 枳实 橘皮各6克 白术8克 防风 远志各4克。制法:上九味,叹咀。功能主治:温胃健脾,理气化饮。主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脘腹胀满,悲忧不乐,夜多异梦。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处方:半夏6两,宿姜5两,茯苓3两,桂心3两,枳实3两,橘皮3两,白术4两,防风2两,远志2两。功能……
评论2024-02-14
槟榔四消丸(水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槟榔四消丸(水丸)”。处方:槟榔200g 大黄(酒炒)400g 牵牛子(炒)400g 猪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灵脂(醋炒)200g。性状: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辛。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用法用量……
评论2024-02-14
保和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
评论2024-02-14
调中益气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调中益气汤”。处方:黄耆3克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 苍术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制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中祛湿。主肠胃虚弱,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大便泄泻,肢节烦疼者。用法用量: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空腹时带热服之……
评论2024-02-13
导滞通经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导滞通经汤”。处方: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15克 茯苓(去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舌胖苔白腻,脉细弦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处方:五苓散去猪苓、官桂,加木香、陈皮。功能主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评论2024-02-08
二加减正气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9克 广皮6克 厚朴6克 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 川通草4.5克 薏苡仁9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宣通经络。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备注:方中藿香梗、厚朴、陈皮化中焦之湿;防己、薏苡仁宣通经络之湿;豆卷、通草利湿淡……
评论2024-02-06
复方扶芳藤合剂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方扶芳藤合剂”。处方:扶芳藤、黄芪、红参。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微苦。炮制:上三味,红参用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6(60℃),放冷,冷藏48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备用;扶芳藤和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
评论2024-02-02
和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胃汤”。处方:谷芽15g,麦芽15g,神曲9g,焦鸡内金9g,焦山楂9g,陈皮9g,枳壳6g,苏梗6g,桔梗6g,莱菔子9g,佩兰9g,藿香6g,甘油6g。功能主治:和胃理气,增进饮食。主慢性胃炎(饮食积滞型)。食欲不振,纳食不佳,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脉沉弦。各家论述:方中谷芽消米积,麦芽消面积,山楂消肉积,神曲发酵助消化,焦鸡内金化食磨积,陈皮……
评论2024-01-28
宽中降逆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宽中降逆汤”。处方:莱菔子 焦山楂 麦芽 神曲各10克 厚朴 酒大黄 枳实各6克。功能主治:宣导中焦,理气降逆。治食滞中焦,脘腹胀满,呃逆或嗳气,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2
开胃健脾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开胃健脾丸”。处方:陈皮 厚朴(姜汁炒)枳实各150克 苍术240克(米泔水泡)。制法:丸剂。功能主治:下气消痞。治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呕吐吞酸,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用法用量:每服3~5克,日服二次,开水送下。处方:白术(炒)320两,厚朴(炙)160两,橘皮160两,枳实160两。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开胃健脾,增进饮……
评论2024-01-22
开胃山楂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开胃山楂丸”。处方:山楂、六曲、槟榔、山药、白扁豆、鸡内金、枳壳、麦芽、砂仁。制法:炼蜜为丸,每丸重9g。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主饮食积滞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消化不良。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12次。
评论2024-01-22
胃肠安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胃肠安丸”。处方: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性状: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甘、辛、苦。炮制:上十一味,巴豆霜、麝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沉香等八味粉碎成细粉,与巴豆霜、麝香粉末配研,混匀,过筛,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包衣,打光,阴干,即得。功能主治:芳香化浊,理……
评论2024-01-18
山楂化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山楂化滞丸”。处方:山楂500g 麦芽100g 六神曲100g 槟榔50g 莱菔子50g 牵牛子50g。性状:为棕色的大蜜丸;味酸、甜。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红糖25g 及炼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功能主治:消食导滞。用于停食停滞,食少纳呆,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1~2次。注意……
评论2024-01-18
香砂六君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砂六君丸”。处方:木香70g 砂仁80g 党参100g 白术(炒)200g 茯苓200g 炙甘草70g 陈皮80g 半夏(制)10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g、大枣2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低温干燥,即得。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
评论2024-01-18
香砂六君子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砂六君子丸”。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用法用……
评论2024-01-18
仲景胃灵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仲景胃灵丸”。处方:肉桂、延胡索、牡蛎、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白芍、炙甘草。性状:为黑褐色的微丸;气芳香,味辛、甘。炮制:以上八味,白芍、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余肉桂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稠膏,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制成微丸,用百草霜包衣,撞光,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
评论2024-01-18
资生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资生丸”。处方:白术(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90克 人参(去芦,人乳浸透,饭锅上蒸热)90克 白茯苓(去粗皮,水飞,去筋膜,人乳拌,饭锅上蒸,晒干)45克 橘红 山楂肉(蒸)神曲(炒)各60克 川黄连(姜汁炒)白豆蔻仁(微炒)泽泻(去毛,炒)各11克 桔梗(米泔漫,炒)真藿香(洗)甘草(蜜炙,去皮)各15克 白扁豆……
评论2024-01-18
一加减正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一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根6克 厚朴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广陈皮3克 神曲5克 麦芽5克 绵茵陈6克 大腹皮3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用法用量:加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评论2024-01-18
糯米内金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糯米内金粥”。处方:鸡内金15克 生山药45克 糯米50克。制法:先以文火煮鸡内金1小时,后加糯米及山药再煮。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健胃消食。适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闭经以及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和小儿疳积等症。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服。
评论2024-01-17
麦芽糕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麦芽糕”。处方:麦芽120克 橘皮30克 炒白术30克 神曲60克米粉1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米粉和匀,加入清水调和,如常法做成10~15块小糕饼,放入碗内,用蒸锅蒸熟即可。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或消化不良……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