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白马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马饮”。处方:白马粪(入微水,绞汁)半碗。功能主治:吐利腹痛,绞肠痧,一切难辨之症。用法用量:灌之。处方:白马尿(铜器中承取)。功能主治:伏梁气,酒鳖攻心者。用法用量:《本草纲目》:马尿治症瘕有验。

评论2024-02-16

白鲜皮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鲜皮丸”。处方:白鲜皮半两,苦楝根半两,鹤虱(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定粉1分,石灰1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诸虫大啼,时作心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使君子汤送下,不拘时候。

评论2024-02-16

百草霜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百草霜丸”。别名:针头丸。处方:百草霜半两,巴豆1分,杏仁1分。制法:上用巴豆、杏仁2味,各于麻油灯焰上烧灰存性,同3味和匀,用蜡2钱熔开,和剂为丸,为芥子大。功能主治:心腹痛及白痢。用法用量:针头丸(《普济方》卷二一一)。《百一》本方用法: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如要定转,用枣汤送下。

评论2024-02-16

荜澄茄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荜澄茄汤”。处方:荜澄茄1两,石斛(去根)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白术(锉,炒)3钱,五味子3钱,芎藭3钱(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脾元虚冷,饮食减少,面黄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生姜2片,枣2枚(擘破),煎……

评论2024-02-16

萆薢胜金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萆薢胜金丸”。处方:萆薢1两,诃子1两,石斛半两,续断半两,芎半两,附子半两,巴戟半两(去心),官桂半两,藁本半两,蓬莪术1分,山茱萸1分,细辛1分,当归1分,独活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寒溏泄,体重,食减,腹痛,四肢不举,甚则注下赤白,腰膝酸痛,股膝不便。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米汤下。

评论2024-02-16

补中芎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中芎藭汤”。处方:当归(洗,焙)干姜(炮洗七次)川芎 黄耆(蜜炙)吴茱萸(汤洗七次)白芍药 甘草 熟干地黄(洗,焙)杜仲(炒令丝断)人参(去芦头)各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妇人劳损冲任,月水不调,崩中暴下,腰重里急,淋沥不断,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连日,小便频数,肢体烦倦,头晕目暗,不欲饮食,产后失血过多,虚羸腹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

评论2024-02-16

补宫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宫丸”。处方:鹿角霜 白术 白茯苓(去皮)香白芷 白薇 山药 白芍药 牡蛎(煅)乌贼鱼骨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妇人诸虚不足,久不妊娠,骨热形羸,腹痛下利,崩漏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处方:当归(酒炒)2两,熟地(姜汁炒)2两,肉苁蓉(酒洗,去膜)2两,菟丝子(酒洗,去膜)2两,牛膝(酒……

评论2024-02-16

补肝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肝散”。处方:山茱萸肉 当归 五味子(炒,杵)山药 黄耆(炒)川芎 木瓜各15克 熟地黄 白术(炒)各3克 独活 酸枣仁(炒)各12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处方:大黄(酒蒸,久晒)、……

评论2024-02-16

补肝柏子仁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肝柏子仁散”。别名:桂苓汤。处方:柏子仁3分,细辛3分,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3分,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搁),犀角屑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桔梗半两(去芦头),独活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半两(去瓤,麸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肝气虚寒,两胁胀满,筋脉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用法用量:桂苓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评论2024-02-16

补肝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肝汤”。处方:山茱萸 甘草(炙)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暖肝补虚。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

评论2024-02-16

毒热蕴肠型腹痛-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肠痈痛,身皮甲错,小便如淋,腹皮急,按之濡(右左,)足屈者(大小,)肠痈。(牡丹皮饮、十味排脓散。)

评论2024-02-15

秽毒闭窍型腹痛-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中恶腹痛,霍乱吐利,(苏合香丸。)

评论2024-02-15

痰饮内停型腹痛-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痰痛,或眩晕,或吐冷涎,或下白积,或小便不利,或得辛辣热汤则暂止,脉必滑,轻者二陈汤加枳壳、姜汁,重者用礞石滚痰丸。

评论2024-02-15

腹痛的病因病机-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评论2024-02-15

腹痛的临床表现-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疼痛范围可以较广,也可局限在大腹、胁腹、少腹,或小腹。疼痛性质可表现为隐痛、胀痛、冷痛、灼痛、绞痛、刺痛等。

评论2024-02-15

腹痛的鉴别诊断-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与胃痛从大范围看均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常伴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伴腹痛的表现,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二者需要鉴别。

评论2024-02-15

腹痛的辨证论治-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辨寒热虚实腹痛拘急冷痛,疼痛暴作,痛无间断,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遇冷痛剧,得热则痛减者,为寒痛;腹痛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

评论2024-02-15

腹痛的转归预后及预防-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痛的转归及预后决定于其所属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体质好,病程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

评论2024-02-15

饮食停滞型腹痛-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或秘结,舌苔垢腻,脉滑实。

评论2024-02-15

湿热壅滞型腹痛-腹痛中医治疗方法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痛拒按,胀满不舒,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评论2024-02-15

« 上一页 2/3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