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千金养脾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千金养脾丸”。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皮)甘草 山药(炒)木香 丁香 白扁豆(炒)缩砂仁 薏苡仁 益智仁 藿香叶 红豆 肉豆蔻 干姜(炮)高良姜 三棱(炮)莪术(炮)神曲(炒)麦蘖(炒)陈皮 枳壳(炒)茴香(炒)苦梗(炒)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

评论2024-01-20

千金大养脾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千金大养脾圆”。处方:枳壳、神僸、陈皮(去白)、麦蘖(炒)、茴香、白姜(炮)、缩砂(去皮)、肉豆蔻、三棱(炮)、茯苓(去皮)、良姜、薏苡仁、益智(去壳)、胡椒、木香、白扁豆(炒)、丁香、白术、红豆、藿香(去梗)、山药、苦梗(炒)、人参、甘草(炙)、蓬莪茂(炮),上各等分。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

评论2024-01-20

天门冬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天门冬煎”。处方:天门冬(去心)60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款冬花(去枝梗)桔梗(去芦头)紫菀(去土)白前各30克(六味为细末)生地黄汁300毫升 杏仁30克(去皮、尖,研如膏)白蜜300毫升。制法:上药前六味为细末,将地黄汁、杏仁膏、白蜜三味于银、石器内同熬成膏,入前药末搜和为丸。功能主治:治肺脏风壅,咳嗽稠痰,咽膈气塞,头目不清。用法用量:每……

评论2024-01-18

膈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十膈气散”。别名:十膈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粗皮)官桂(去粗皮)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炙)神曲(炒黄)麦芽(炒黄)诃藜勒皮(煨,去核)吴白术 陈橘皮(去白)干生姜(炮)京三棱(煨,锉)蓬莪术(煨,锉)各30克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汁涂,炙)槟榔(煨,锉)木香各15克。制法:上药十六味,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评论2024-01-18

下气槟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下气槟榔散”。处方:槟榔30~60克 木香30克 陈橘皮45克(汤浸,去自、瓤,焙)枳实30克(麸炒微黄)前胡30克(去芦头)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膈气,心胸冷硬结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评论2024-01-18

小理中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理中圆”。处方:红豆莪茂(煨.乘热碎捣)、缩砂仁,各一两。草豆蔻(煨)、青皮(去白瓤)、陈皮(去白)、干姜(炮)、京三棱(煨.乘热碎捣)、肉桂(去粗皮),各二两。良姜、牵牛(炒香熟),各三两。阿魏(醋化.去沙石.研)三两。炮制:上为末,水煮面糊圆如梧子大。功能主治:治三气弱,中焦积寒,脾虚不磨,饮食迟化,吃物频伤,胸膈满闷,胁肋疗刺,呕吐哕逆,噫……

评论2024-01-18

五积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五积丸”。处方:沉香15克 木香15克 当归(洗,焙)15克 附子(炮,去皮、脐)15克 青橘皮(去白)15克 丁香7.5克 大黄15克(酒浸,湿纸裹,煨)缩砂仁30克 半夏15克(汤洗七次,后以生姜制曲)陈橘皮(去白)15克 京三棱15克(炮)蓬莪术l5克(炮)槟榔2.5克(锉)胆矾15克(别研)细松烟墨15克(烧留性)。制法:上药除胆矾外。并为……

评论2024-01-18

枣肉平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枣肉平胃散”。处方:陈橘皮(去皮)、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香),各三斤二两;甘草(炒)、生姜、红枣,各二斤;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炒)五斤。炮制:上件碎,拌匀,以水浸过面上半寸许,煮令水干,取出焙燥,碾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

评论2024-01-18

南星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南星散”。处方:天南星30克 枳壳(制)细辛各15克 木香 甘草(炙)各7.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痰咳嗽,胸膈气逆。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7片,慢火炖服。处方: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 大豆(去皮)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豁痰宣风。治小儿痫症。用法用量:每服1克,姜汤下。

评论2024-01-17

腊茶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腊茶丸”。处方:腊茶末 丁香(炒)槟榔(锉)青橘皮(去白,切,炒)木香(炮)缩砂(去皮,炒)各15克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3~7粒 乌梅肉(炒)60克。制法:上八味,除巴豆外,捣罗为末,再同研匀,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膈气痞闷,呕逆恶心,不下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用温生姜汤送下,早、晚食后服。

评论2024-01-17

莱菔木香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莱菔木香散”。处方:莱菔子2两,粟米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巴豆(肥大者)30枚(去皮,于瓦石器内与上3味同炒,候药焦黑色,拣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五膈气,喘促,腹胁胀满,胸膈不快,痰逆恶心,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煮莱菔汤调下。或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莱菔汤下。

评论2024-01-17

木香塌气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木香塌气丸”。处方:木香 青皮 陈皮 白蔻仁 缩砂仁 京三棱(炮)蓬莪术(炮)荜澄茄 萝卜子 枳实(麸炒)各30克 威灵仙(去土)9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胸膈气痞,痰食不化。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评论2024-01-16

磨脾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磨脾散”。处方:木香 人参 附子(炮裂,去皮、脐)甘草(炙)赤茯苓(去黑皮)各60克 草豆蔻(去皮)干姜(炮)各7.5克 陈曲(炒)麦蘖(炒)各30克。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治膈气宿食不消。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点服,不拘时。

评论2024-01-16

利气槟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利气槟榔散”。别名:槟榔散。处方:槟榔1两,木香半两,芎半两,诃黎勒皮1两,昆布1两(洗去咸味),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咽喉不利,胸膈气噎,不下饮食,腹中雷鸣,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槟榔散(《普济方》卷二○五)。

评论2024-01-16

利膈和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利膈和中汤”。处方: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半,枳壳1钱,白术1钱,黄连7分,香附7分,甘草2分,厚朴7分,山楂5分,藿香、桔梗、木香、萝卜子(炒)。功能主治:膈噎膈气,食不下,呕吐。用法用量:方中藿香、桔梗、木香、萝卜子用量原缺。

评论2024-01-16

李冢宰药酒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李冢宰药酒”。处方:桃仁1斤,杏仁(俱去皮尖)1斤,脂麻(去皮,炒熟)1升,苍术(去皮)4两,白茯苓3钱,艾(揉去筋)3钱,薄荷3钱,小茴香3钱,好铜钱5文,荆芥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作一块,高烧酒一大坛,入药煮一时,将药煮散,厚纸封,埋土中七日。功能主治:明目养血,除膈气,去风湿,驻颜益寿。主虚损咳嗽。用法用量:取出,空心饮23杯。

评论2024-01-16

九似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九似丸”。处方:舶上硫黄半两,玄精石半两,滑石半两,寒水石(煅过,江水浸1宿)半两,甘草半两,白矾半两,盆消半两,寒食面1两。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中暑伏渴,变生诸疾,时发寒热似疟疾,头痛壮热似伤寒,翻胃吐食似膈气,饮水不止似消渴,小便不利似淋沥,大便有血似脏毒,困倦无力似虚劳,通身黄肿似食黄,眼睛黄赤似酒疸。用法用量:每服1……

评论2024-01-16

剪红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剪红丸”。别名:秦川剪红丸(《奇效良方》卷十六)。处方:雄黄15克 木香15克 槟榔 三棱 莪术(煨)陈皮 贯众(去毛)各30克 大黄(春)60克(夏、秋、冬)30克 干漆30克(炒烟起)。制法:以上九味,研末糊丸。功能主治:治膈气变翻胃;亦治虫心痛。用法用量:体壮者每服50丸。备注:原书云:上证用本方后“吐出瘀血及下虫而愈”。处方:当归身 黄连(……

评论2024-01-16

桂心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桂心粥”。处方:桂心(末)1两,粳米4合(淘研)。功能主治:破冷气。主老人噎病,心痛闷,膈气结,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上以米煮作粥半熟,次下桂末调和,空心服,每日1次。处方:桂心4分,茯苓6分,桑白皮12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胸膈气壅结,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1升半,去滓,量事着米煮粥食之。

评论2024-01-16

阿魏良姜丸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阿魏良姜丸”。处方:青皮3两,陈皮2两,良姜2两,红豆2两,桂(去粗皮)1两,缩砂(去皮)2两,蓬荗(炮)2两,草果子(去皮)2两,干姜(炮)、莱菔子2两(炒),木香2两,硇砂半钱,阿魏1分(并硇砂用醋化,去砂石,研)。制法:上为末和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久服大补益脾胃,空膈,令人能食,去寒湿,强中温暖。主三脘气弱,中焦积寒,脾不磨,饮……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3/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