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败毒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功能主治: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用法用量:上……

评论2024-02-27

补中参附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中参附汤”。处方:黄耆6钱,白术6钱,广皮2钱,升麻2钱,柴胡2钱,泡参2两,秦归2钱,炙甘草2钱,肉桂1钱,附片3钱。功能主治:补正。主瘀积日久,正虚邪实,身体羸弱,饮食不思,头晕目眩,神疲懒言,气短下陷,溲清便溏,甚或四肢不温,舌淡苔少,脉浮虚而涩。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温服。 手足温而兼漏下黑血如衃者,去桂、附,加阿胶珠3钱、乌贼骨1两、姜灰……

评论2024-02-16

八珍汤/八珍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珍汤/八珍散”。处方:人参30g 白术30g 白茯苓30g 当归30g 川芎30g 白芍药30g 熟地黄30g 炙甘草30g。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三……

评论2024-02-14

独活通经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独活通经汤”。处方:桑寄生15克 秦艽9克 独活、川芎各6克 香附9克 姜黄6克 焦艾9克 防风6克。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滞通经。主风寒搏击,月经数月不行,面青,四肢作痛,关节不利,少腹冷痛,恶风怕冷,腰酸背寒,或有头痛,或胸闷泛恶,舌淡口和,苔白而润,脉多浮紧。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2-13

参神枣艾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神枣艾汤”。处方:人参30g,朱茯神30g,黑枣仁30g,焦艾叶45g。功能主治:补气止血,调复冲任。主崩漏日久,荣血虚极,冲任不固。症见月经已止,突然出血,继则大量出血,出血如注,面色如土,声音低微、舌淡、无苔、六脉沉细欲绝。用法用量:头昏气短气急,加麦冬、五味子;如崩漏已止,气血仍虚,则宜用养阴安神、补气补血之剂以善其后。

评论2024-02-13

参草姜枣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草姜枣汤”。处方:别直参3钱,炙粉草1钱,鲜生姜5分,大红枣4枚。功能主治:培元养正。主邪实正虚,应下先下。气虚甚而邪实者,气短息促,四末微冷,大便至10余日不通,矢气频转,腹满不舒,躁则惕而不安,手足瘛疭,静则独语如见鬼。循衣摸床,舌淡红,苔前中截娇嫩而薄,后根灰腻而腐,脉寸虽微,两尺沉部反坚。

评论2024-02-13

大桃花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桃花汤”。处方:赤石脂 干姜 当归 龙骨 牡蛎各9克 附子6克 白术10克 甘草 芍药各3克 人参4.5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涩肠止泻。主久痢不愈,气血虚弱,腹痛隐隐,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者。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术,取900毫升,纳诸药,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服。 有脓者,加厚朴9克,呕者,加橘皮9克。别名:附子汤、牡……

评论2024-02-07

二仙四物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仙四物汤”。处方:仙茅9克 仙灵脾9克 巴戟天6克 鹿角霜12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熟地9克 甘草45克。功能主治:壮阳补血,调理冲任。主妇女冲任不调,月经超前或错后,量少色淡,或色暗兼有瘀块,每于经前身发疹块,经期瘙痒,经后不治自消,下次经前又发,舌淡或紫暗,脉沉细或弦滑。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仿二仙汤意,用仙茅、仙灵脾、巴戟……

评论2024-02-06

葛根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

评论2024-02-02

龟鹿补冲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龟鹿补冲汤”。处方:党参30克 黄耆18克 龟版12克 鹿角胶9克 乌贼骨30克。功能主治:补肾,益气,固冲。治劳伤冲任,肾气不固,致生崩漏,骤然下血,先红后淡,面色苍白,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大而虚。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腹痛,加广三七1.5~3克。

评论2024-02-02

复方扶芳藤合剂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方扶芳藤合剂”。处方:扶芳藤、黄芪、红参。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微苦。炮制:上三味,红参用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6(60℃),放冷,冷藏48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备用;扶芳藤和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

评论2024-02-02

扶气止血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扶气止血汤”。处方:泡参4钱,白术2钱,熟地3钱,续断3钱,焦艾3钱,桑寄生5钱,黄耆3钱。功能主治:补气固胎。主妊娠气虚胎漏,时而下血,其量较多,精神疲倦,心累气短,饮食无味,腰胀腹不痛,舌淡红苔薄,脉滑而缓。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2-02

扶阳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扶阳汤”。处方:鹿茸15克(生,锉末,先用黄酒煎透)熟附子9克 人参6克 粗桂枝9克 当归6克 蜀漆(炒黑)9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扶阳祛寒。治少阴三疟,久而不愈,气血两虚,形寒嗜卧,发时不渴,舌淡,脉微。用法用量:用水1.6升,加入鹿茸酒,煎成300毫升,日服三次。

评论2024-02-02

佝偻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佝偻汤”。处方:怀山药15g,怀牛膝9g,制首乌12g,山萸肉6g,生白术6g,大熟地9g,益智仁3g,西党参6g,云茯茶9g,全当归6g,左牡蛎15g,生龟板15g,大红枣3枚,黑芝麻15g。制法:上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补肝肾、调脾胃。主佝偻病,头项软弱,口软唇弛,咀嚼无力,手足握举站立行走均弛缓,智力低下,有时抽筋,口唇舌淡而白,脉气软弱。……

评论2024-02-01

黄土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土汤”。处方: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阿胶 黄芩各9克 灶中黄土25克。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二次温服。备注: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止血为君;白术、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

评论2024-01-31

金锁固精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金锁固精丸”。处方: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60克 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30克。制法:莲子粉糊为丸。功能主治:固肾涩精。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腰酸耳鸣,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用法用量:盐汤下。注意:属下焦湿热所扰或相火偏旺而遗精者,禁用本方。备注:此足少阴药也,蒺藜补肾益精,莲子交通心肾,牡蛎清热补水,芡实固肾补……

评论2024-01-25

何人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何人饮”。处方:何首乌9~30克 当归6~9克 人参9~30克 陈皮6~9克 煨生姜3片。功能主治:补气血,截虚疟。治疟疾久发不止,气血两虚,寒热时作,稍劳即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形体消瘦,舌淡,脉缓大而虚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于发前4~6小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200毫升,浸一宿,次早加水200毫升煎服。再煎……

评论2024-01-25

菊花茶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菊花茶调散”。处方:菊花 川芎 荆芥 细辛 甘草 防风 白芷 薄荷 羌活 僵蚕 蝉蜕。制法:上研为末。功能主治:疏风止痛,清利头目。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微黄,脉浮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茶清调服。处方:菊花2两,川芎2两,荆芥穗2两,羌活2两,甘草2两,白芷2两,细辛1两(洗净),防风(去芦)1两半,蝉……

评论2024-01-24

开郁逐瘀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开郁逐瘀汤”。处方:香附3钱,郁金3钱,延胡3钱,归尾2钱,川芎2钱,青皮2钱,枳壳2钱。功能主治:开郁散结。主产后血晕偏于气郁者,面色苍黯,胸脘及两肋满闷,腹膨胀而痛,时有昏迷,恶露不下或下甚少,舌淡苔薄,脉沉弦。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2

加味甘麦大枣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甘麦大枣汤”。处方:炙甘草9g,麦门冬9g,人参3g,小麦30g,大枣5枚,白芍9g。功能主治: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眼睛赤痛,发止不定,发时白晴淡红,疼痛不重,寒热交作,或有头痛,心烦意乱,脉细数无力,舌淡苔白,舌心粉红;止时不药而愈,状若常人,反复发作,一年数次。临床应用:白晴赤痛如崇赵某某,女,35岁。1971年3月12日初诊。二目赤痛3月……

评论2024-01-22

« 上一页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