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解暑败毒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解暑败毒散”。处方:香薷6克 蒲公英6克 青蒿6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归尾3克 黄芩1.5克 黄连1.5克 大黄2.4克 天花粉4.5克。功能主治:祛暑辟秽,化温解毒。治时毒暑疖。用法用量:水煎服。十岁小孩如此,大人增半,小儿五岁者减半。

评论2024-01-24

解毒薷苓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解毒薷苓汤”。处方: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山栀(去皮)1钱,泽泻1钱2分,猪苓8分,赤茯苓(去皮)8分,白术(土炒)8分,肉桂1分,扁豆9分,厚朴(制)9分,香薷3钱。功能主治:解暑热。主痎疟。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乌梅1个,煎8分,冷服。各家论述:解毒,黄连解毒汤也;薷,香薷饮也;苓,五苓散也。三方合用,复方之制也。

评论2024-01-24

急救绿豆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急救绿豆丸”。处方:绿豆250克 车前子 大麦冬 灯草 甘草各6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朱砂15克为衣。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尿。治夏月中暑受热,霍乱吐泻,腹痛转筋,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茶送下。

评论2024-01-23

龙脑地黄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龙脑地黄膏”。处方:川大黄(别捣),甘草(横纹者,别捣),麝香1钱(别研),雄黄(水窟者)1分(别研),生脑子1钱(别研)。制法:上5五味,各修制了,再入乳钵内同研细,炼蜜为膏,油单裹。功能主治:解暑毒。主小儿急慢惊风,涎痰上潮心胸,天吊惊,缠喉风;小儿胸膈不利,一切热毒。用法用量:用时旋丸如皂子大,煎薄荷汤化下;如小儿、大人睡惊,及心神恍惚,煎金……

评论2024-01-21

清暑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暑饮”。处方:青蒿露10毫升(冲)六一散9克(包)荷叶边1圈 西瓜翠衣9克 绿豆皮4.5克 银花露15毫升(冲)丝瓜皮6克 淡竹叶4.5克 扁豆衣4.5克。功能主治:清解暑热。治夏令外感风热,身热汗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0

檀香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檀香丸”。处方:檀香(一钱) 杏仁(去皮.二钱半) 乌梅肉(二两) 紫苏叶(一两) 茴香(三钱半) 百药煎(二钱半)。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解暑毒。用法用量:非时含化。

评论2024-01-18

新定枇杷叶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新定枇杷叶饮”。处方:枇杷叶4.5克 扁豆 茯苓 陈皮各1.5克 缩砂1.2克 麦门冬3克 木香0.9克。功能主治:解暑毒。 【加减】吐泻,去麦门冬,加丁香;热高,加香薷、黄连。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香薷剉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薷剉散”。处方:香薷(二钱) 厚朴(姜制.二钱) 茯苓(一钱半) 甘草(半钱) 陈皮(一钱) 良姜(一钱)。功能主治:解暑毒,止霍乱。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盐些少,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评论2024-01-18

绿豆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绿豆粥”。处方:绿豆适量 北粳米100克。制法:先将绿豆洗净,后以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克,煮至豆烂米开汤稠。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暑止渴,消肿,降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适用于冠心病、中暑、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等。用法用量: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频食之。注意: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评论2024-01-17

桂苓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桂苓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去粗皮),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每两作八圆。功能主治:大解暑毒。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新汲水或热水嚼下,化下亦得。

评论2024-01-16

青蒿的功效及应用
中医认为,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主要有清虚热,解暑,截疟等功效,可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夜热早凉,疟疾寒热,湿热黄疸,风疹瘙痒,恶疮等病证。

评论2024-01-11

青蒿清治疟、祛暑、疗杂病
青蒿来自菊科植物黄蒿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多种功效,是阴虚潮热证的有效退热剂,常用于治疗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

评论2024-01-11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